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5)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

  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

  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

  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

  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奇迹(创造绿洲) 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春秋末期,齐国有个大夫叫晏子。

  板书:

  晏子

  他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想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之所以也称为晏子,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板书:

  使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⑴ 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⑵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全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究重点,突破难点

  读了课文,大家都知道楚国国势强盛,楚王想侮辱晏子,可最后却不得不尊重晏子,(板书: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这是为什么呢?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快速默读这一段,思考、讨论: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么对付的?找出有关的句子。指名回答,并板书:

  钻墙洞:钻狗洞=访狗国

  ⑵ 品析晏子应付的话,体会妙处:

  晏子的话到底妙在什么地方呢?(出示晏子的话。)

  ① 指名读晏子的话,想想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② 如果晏子想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些,该怎样说?

  ③ 为什么晏子不把他的话说得更明白有力些呢?

  ⑶ 指导朗读:

  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出示课件)让我们冷静地来读一读。

  2、自学四、五自然段:

  ⑴ 小组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要求:

  ① 反复诵读,理解楚王和晏子话中的含义,不懂的地方用笔划记出来。

  ② 根据第一个故事的板书,设计这两个故事的板书写下来。

  ⑵ 反馈自学情况:

  ① 质疑问难。

  ② 选择有特色的板书指名上台书写。

  ③ 表演评价。

  3、刚才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三个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可以是组内合作,也可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

  4、从语言、动作、感情几方面进行评议。

四、课堂总结,学习写法

  1、总结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晏子出使楚国时与楚王进行斗争的三个小故事,仔细琢磨了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领悟了他的话中软中带硬,十分巧妙,终于使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么,你相对晏子说点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受到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与写作特点两方面来谈。

五、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1、为了更好地了解晏子,推荐阅读《东周列国志》一书。

  2、复述故事:

  如果你是当时晏子使楚的随从,回齐国后,你会怎样向齐王汇报情况?

  3、齐王得知这件事情后,他会怎么说?齐国的老百姓得知后又会怎么说?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字的词语:

  ⑴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⑵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⑶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⑷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 )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受到侮辱 巧妙反击 挫败楚王

  钻墙洞 钻狗洞=访狗国 只好开城门

  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赔不是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5978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