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回忆性的叙事文的主要特点;掌握“赋、敷、衍、稚、逮、络、绎、娓、蕴、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按照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真切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先生教诲学生的五个事例。

  2、难点:先生的“揶揄”之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呵、络、绎、蕴、癖、悼”等生字词语。

  2、理清全文思路,归纳钱先生教诲学生的五个事例。

[重点、难点]

   1、重点:生字词的学习、理解,钱先生教诲学生的事例。

  2、难点:概括钱先生教诲学生的五个事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教诲过我们,使我们得以茁壮成长的老师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谢稚柳先生通过对少年读书生活的回忆,来表达他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板书课题)

  (二)课题简析,作者介绍。

  1、 课文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①、回忆性、记叙性

  (投影) ②、点明地点。

  ③、“情” 中心内容

  2、 题目又使我们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归纳:

  ①、关于“寄园”……

  (投影) ②、为何难忘?

  ③ 、怎样的一种感情?

  3、 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述。

  学生讨论,明确:

  ①、寄园——作者少年时求学的地方(读书园)

  (投影) ②、难点——钱名山先生的教诲。

  ③、情 ——对钱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作者:谢稚柳,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投影出示作者照片)

  (三)字词教学,幻灯出示。

  1、加点字注音:

  呵斥( )( ) 懊丧( ) 蕴寓( ) 悼念( ) 赋( )

  敷衍( )( ) 临摹( ) 促膝( ) 驰骋( ) 瓣( )

  癖好( )( ) 悚然( ) 伫立( ) 熟谙( ) 寥( )

  揶揄( )( ) 灵柩( ) 怠慢( )

  2、根据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说话急躁,神色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 ( )

  (2)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 )

  (3)形容讲话生动、使人爱听。 ( )

  (4)像茅草堵塞着道路,忽然被开通了,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5)喜爱学习,不知疲倦。 ( )

  (四)听课文录音,思考:

  文章以叙为主,是一篇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

  文章:难忘寄园 难忘钱先生 具体事例

  1、明确文章中哪些段落是具体记叙事件的?

  2、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完成课本练习一表格第一列内容。小组讨论,书面完成内容(投影)记叙了什么事情

  (1)见课文

  (2)每天晚上,围坐在钱先生周围,促膝聊天。

  (3)常到钱先生的书房去欣赏,临摹艺术作品。

  (4)钱先生评论“我”的一幅画。

  (5)钱先生批评“我”炫耀诗才。

  小结归纳:五件小事,构成了一幅严格而又和谐的“寄园读书图”,充分表现了钱名山先生循循善诱,严而有格的教学特色,这就是“我”终生“难忘的原因”。

  (五)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难 忘 寄 园 情

  谢稚柳

  回忆性 师生之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希望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指导解惑。下面展示的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小组交流

  1、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导解惑。

  教学过后,我感觉到,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附:阅读材料

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六、小组读报法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四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9篇

2.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

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五篇

4.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5.【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四篇

6.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四篇

7.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8.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5978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