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地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师: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的人民币中你认识的,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汇报交流。

  生l: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生3:我们按数值来分类。

  师: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一块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汇报交流。

  生1:我直接付l张1元的。

  生2:我付2个5角的。

  生3:我付5个2角的,还可以付10个1角的。

  生4:我还可以付1个5角和5个1角。

  师: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归纳,师板书:1元=10角。

  师:你真了不起,同学们桌上还有一个标价l角的练习本,请你们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来购买这个本,然后互相说一说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1角=10分。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可以换()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四)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师: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各组推选出的“经理”介绍商品。

  师: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五)评价及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比较好?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二册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兑换练习。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学生自主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首先进行活动一: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怎样认识的?

  ②买文具。出示情景图。

  小组内交流:你想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

  如:有的同学想买柜台中1元钱的圆珠笔,有的同学想买1角钱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有几种方法?

  全班交流,把不同的付钱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看到同学们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呢?从中让学生发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位关系

  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③小组内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如用1元换10角,1角换10分,1张5元的币换5张1元的币等等,在游戏中学习小面额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④出示情境图,问:1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能找回多少钱?让学生说一说。

  3、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4、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37884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