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词卡、鱼缸、金鱼。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伊琳娜)还有呢?(朗志万)还有其他词语,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听录音,思考课文中主要写了谁?(板书:伊琳娜)

  2、出示伊琳娜的'两张头像:观察,说说伊琳娜的表情。(生气、笑)

  3、看了这两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A、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什么事情让伊琳娜生气了?

  B、伊琳娜为什么笑了?/伊琳娜怎么又笑了?

  三、再读课文,细细品味

  解决问题A:

  (一)朗读1到3自然段,思考:

  1)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2、同桌互读书上小朋友的话。

  3、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他们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二)对朗志万的提问,伊琳娜又是怎么想的?她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请默读4到5自然段。

  1、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3、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个怎么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别人的话)

  4、她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读妈*的话: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女生齐读。)

  5、请一女生上讲台做实验。

  做完后,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齐读。)

  6、此时此刻,伊琳娜,你是怎么想的呢?(很生气,觉得受骗了。课文里也有一个说被骗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哄骗,齐读并板书出来。)

  小结:原来伊琳娜是因为这件事而生气的!

  过渡:那后来她怎么又笑了呢?

  解决问题B:

  1、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6到7自然段,并划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

  2、朗读伊琳娜的话: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1)指导朗读:这句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生气、质问、急匆匆)

  2)多种形式读:个别读。(3人)

  过渡:听了伊琳娜的质问后,看朗志万又是怎么回答的?

  3、读朗志万的话: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自由练读。男生齐读。

  2)伊琳娜听懂了什么?(不要不假思索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时还要动手做一做。)

  3)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

  4)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把她会说的话写出来,要求尽量写长一点。)展示两个人。

  4、配乐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1、现在,你们对开始提出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2、你喜欢伊琳娜吗?为什么?

  3、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静思名言,深化知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背诵。

  六、扩展阅读

  1、童话故事《小马过河》

  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小结:说出了老师的心声,真棒。这正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也是这样爱实践,勤动脑的吗?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灰心,也不要偏听偏信或听信权威,而就多动脑,动手亲自去实验下,相信真相会在你们的手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41269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