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会用“羡慕”造句。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初步感知“给予”这一高尚的快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直接板书:

  “快乐”

  齐读。

  2、指名问:

  你快乐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3、小结:

  的确,在得到精美的礼物,或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时,是那么令人开心和快乐,但今天,我们要去感受的是一种不同一般的,高尚的快乐。

  板书:

  给予

  理解“给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理解“给予”的?

  (就是给别人什么,就是帮助别人,就是付出,奉献,助人为乐等。)

二、授新课

1、初读第一段:

  (1)请大家先听老师读一段话: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幻灯出示)指名读。

  大家能像老师那样有滋有味的读一读吗?

  板书:

  羡慕

  (2) 齐读“羡慕”,用“羡慕”说一句话。你猜这位男孩羡慕什么?

  (3) 那保罗看到这种情形,他会怎么想?

2、初读第二到第七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七自然段。

  (读的时候应当有滋有味。)

  板书:

  吃惊

  (2) 指名分角色朗读。我想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来朗读。

  (3) 齐读“吃惊”。“吃惊地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表演。为什么保罗会感到如此吃惊?

  (根据学生回答,幻灯出示“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这句话中哪个词应重读,读一读。

  (4) 幻灯句式变换为“我希望自己也能当( )的哥哥。”

  小结:是呀,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可是,男孩的回答却是希望当这样的哥哥,这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保罗想错了。

3、初读第八到第十段:

  (1)第二次又错了。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并把有关保罗第二次犯错的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

  板书:

  湿润

  (2) 交流,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幻灯出示:

  保罗认为男孩会想:

  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男孩对弟弟说:

  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3) 你觉得哥哥在跟腿有残疾的弟弟在将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坚定的,充满自信的。)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语气读。

  师接读: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作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4) 你觉得此时保罗眼眶里含着的是怎样的泪水?

  小结: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保罗,是什么让保罗懂得了给予是一种尚的快乐?

【板书】

  给予 快乐

  羡慕 吃惊 湿润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学习准备】

  1、课文插图;

  2、《给,永远比拿愉快》短文。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奖励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在一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学习方面、热爱劳动方面、思想方面……等等,老师要表扬这些同学,并发给这些同学小小的奖励。

  (老师给这些学生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并请这些学生谈谈自己得到之后的感受。)

  生:得到这些奖励之后很高兴、很激动、很快乐。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时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

  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生理解“给予”的意思。(给别人东西。是付出的意思)

  师:得到是快乐的,给予怎么也是快乐的?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吧!读了课文你一定会知道的。

  (也可引导学生对课题提问,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地读。

  2、思考:

  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保罗几次误解了小男孩,但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美好心灵几次打动了保罗,保罗被小男孩感动了,并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解决

  1、学生读课文,对不明白的地方圈、注。

  2、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并提出问题。

  3、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⑴ 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⑵ 保罗又错了,他一共错了几次,他是真的错了吗?

  ⑶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在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难忘”在哪里?

  ⑷ 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4、学生分组解答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⑴ 保罗被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美好心灵所打动,所以眼睛湿润了。

  ⑵ 保罗三次误解了小男孩,但在三次误解之后,都被小男孩的美好品质所打动。紧接着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他主动邀请兄弟俩坐车去兜风,陪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夜晚。

  ⑶ 保罗因为自己给了兄弟俩一个美好的夜晚而快乐,而且在这个晚上被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美好心灵所打动,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兄弟俩坐在保罗的车里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的美景而难忘……

  ⑷ 保罗在付出给别人的时候,别人快乐,他自己也快乐。

  (师板书,并出示挂图,师生感受快乐的保罗,快乐的哥哥和弟弟,与他们一同快乐。)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保罗、小男孩、作者:

  ⑴ 体会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品质。

  ⑵ 体会保罗被小男孩打动之后从心灵深处激发起无私助人的愿望。

  五、深化拓展,情感升华

  1、同学们有没有类似保罗的感受,为帮助过别人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2、谈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3、老师推荐几篇相关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感恩之心》

  4、把这些故事讲给别人听。

  5、歌唱《爱的奉献》结束。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自己 别人

  快乐←――给予――→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44444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