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小学四年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小学英语教学案例:(PEP)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Is this your skirt? Yes, it is. Is that your T-shirt? No, it isn’t. Whose is it? It’s my T-shirt.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创新。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Is this your…? Yes, it is./No, it isn’t.”的用法。

  教学难点:名词所有格的正确使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卡片,衣服,幻灯片,多个奖励小贴画。

  学生准备旧衣服,单词卡片。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 up.

  (1) 师生问候。

  (2)分组,教师讲清规则。

  (3)认读单词。(复习有关单词)

  (4)Let’s sing: My clothes.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复习单词,既能为后面的新课做铺垫,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learn.

  师:This is my sweater. Is this your sweater/skirt/dress…?

  师: Now, please repeat after Sally. (播放 DVD)

  师:Can you read this sentence?

  学生跟读时出示句子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 Repeat after Sally.并分组读一读,然后用shirt等单词替换。

  师: Repeat after Sally and Sissy. 暂停DVD。让学生跟读,

  Pair work:运用学生手中的卡片模仿Sally 和Sissy练习一遍。

  运用chant加深主题句印象。

  再用学生手中的卡片或衣服创设情境在练习主题句。了解whose和名词所有格。

  用whose is it? It’s my baby brother’s.完善chant。并运用chant练习本节课的主要句子。

  (2) Let’s play.

  师: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Now, it’s time to play.

  Guess: Whose is it?

  (突出重点句型,突破难点whose和名词所有格。分解重难点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类似的对话,初步运用语言知识。)

  (3) Let’s talk.

  师:Do you know Mike? Mike is talking with his family. Listen carefully, pleas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播放 DVD。看后回答先提的问题。

  跟录音读两遍后。分组扮演朗读。

  四人组成小组学习理解对话。(读前提醒有两个问题)

  回答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Listen, number and match.

  (2)Look at the pictur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创设失物认领的情景,让学生现场运用主题句进行对话。

  (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评

课堂亮点

  1. 教学目标明确适当,教学过程清晰有效;

  2. 备课充分,设计巧妙;

  3. 有真实运用语言的意,Task设计比较合理;

  4. 课件、媒体运用充分;

  5. 教学活动多样,歌曲导入,拍手,跟唱,chant,小组活动,结对活动,卡片练习 能吸引学生兴趣;

  6. 教学环节梯度把握较好,衔接比较自然;

  7. 注重情感教育渗透;

  8. 体现出一些有效的课堂常规;

细节问题

  1. 限时阅读然后回答问题的环节,屏幕文字字体太小,可能有学生看不清;

  2. 衣服找失主的task设计新颖,体现学以致用。但考虑成本和日常教学可行性,可能卡片更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剪,涂色,教师提供语言支持,然后学生分组交流,同时也可以复习颜色。

  3. Hong Tai Lang& Hui Tutu,和Yao Ming的任务也很有趣,能吸引学生,也有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交流契机。再推进一步,让这个活动更充分,比如让学生分组或pair work形式,指屏幕相互问答,让所有学生参与并有所获。

  4. 活动设计可以再开放些,不比拘泥于教材课时内容限制,围绕核心目标展开联想,比如可以利用学生的文具来开展活动。分组,收集小组成员的各种文具book, notebook ,pen ,pencil, ball pen ,ruler, pencil case, eraser等,然后“找主人”,可以滚动复习文具,颜色以及功能句型Where is my…? What color is it? Is it green? Whose… is this? Is this your …? 等表达方式。简便有效。

其他讨论

  这里的讨论不是针对这节课的,而是所有九节课都可以参考的。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仍然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强调教学目标预设,忽视课堂目标生成;强调知识积累和技能操练,忽视能力培养。对教学目标和过程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关注不够,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操作不够。

  对照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新近编制的《课堂教学观察表》来看这次恩施老师们的几节课,我把表中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单独列出来,供大家今后教学中参考。老师们做的好的地方很多条款这里就略去了,列出来的也不是老师们做得不好,而是相对于其他条款的落实,还有改进空间。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有联系;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学内容能对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等产生影响;;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教学内容及活动符合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有效地拓展和开发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学生语言操练活动有足够的语言支持;教学活动易操作;教学活动能考虑班级人数及环境;有挑战潜能意识及挑战学生独立思维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促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激发学生在学习中讨论及提出问题的意识;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推理分析提问,评价性提问等;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要考虑思维互动、语言互动、情感互动以及信息的互动;有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失败的补救措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内部归因;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5271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