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池》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11页至12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池”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在教学中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吟咏春天

  孩子们,伴着春风,随着春雨,春姑娘来了,她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树,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画。有多少诗人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我们来背背。(学生背诵春天的诗,复习上节课的《咏柳》。)

  2、(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趣图)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小荷花池、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

  3、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用一首小诗描绘了他见到的这个初夏的荷花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小池

  杨万里

  强调“池”是翘舌音,小池就是刚刚课件中的荷花池。

  学生读课题。

  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由复习上节课描写春天的诗自然过渡到这节要学习的描写夏天的诗,通过语言上的惯性,保持浓郁的诗意氛围。再由生动的课件建立表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诗学习的困难也就分散了一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6547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