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探究韩蔺对话,理解“以和为贵”

  (1)教师提疑: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

  预设:

  ①学生认为怕

  教师就说不怕,并用蔺相如原话“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来反问质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读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理解韩勃说蔺相如“怕”的表面行为和蔺相如自我解释“不怕”的深层内涵,顺势引出“和为贵”。

  ②学生认为不怕

  教师就说怕,并用韩勃的话语证明,以此“刺激”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找到文中蔺相如所说的相关语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形成一家之谈来反驳老师,说服老师,自然引出“和为贵”。

  ③学生认为怕和不怕的都有

  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在小组内证明各自的观点,进行思辨。在思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引出“和为贵”。

  (2)紧承“和为贵”,质疑:不和又如何呢?

  学生紧扣“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于小组内进行讨论。

  师生交流,理解:如果廉蔺闹翻,将相不和,那时秦国就会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3)诗句填空,引导学生理解“和为贵”的深义

  韩勃气愤廉挡道,相如笑谈劝韩勃。

  国家利益最为重,以和为贵让廉颇。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主导,生本主义理念与之不谋而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因此这一课文学习的突破点特意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放还给学生--疑点让他们自己辩,理由让他们自己说,结论让他们自己得;而教师则在其中扮演一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引导者角色,于关键处助学生一臂之力,将之思维自然引向纵深化,从而切实理解“和为贵”的内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7606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