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课文《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朗读:

  ⑴ 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⑵ 同学自读。

  ⑶ 课内朗读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⑷ 分组朗读全文。

  四、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五、延伸(课后)

  请根据当地的情况,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8042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