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陈情表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么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2.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么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出示学习目标

  1.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苦情、亲情、忠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介绍作者李密(224—287), 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 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 中。

  文题《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我

  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问题引导

  1、谁在“陈情”?

  2、向谁“陈情”?

  3、“陈”什么?

  4、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

  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课文脉络

  身世孤苦悲凉 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理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国恩 祖母病笃

  尽孝日短 情

  圣朝恩重如山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结构梳理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 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艺 术 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表情达意效果)在哪?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出示古诗文引导学生对文章艺术手法的把握。

  课堂小结

  在教学本文时,将多媒体适时穿 插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直观的明确学习目标,梳理本文文言学习的重难点。通过朗读与问题引导,让学生感知课文丰富动人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 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艺术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学过的作品中进行借鉴练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8591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