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理解词语:信奉 胆大妄为 固执 惊讶 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 (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

  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 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 辨 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则认为:( )。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8722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