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口算乘法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一:口算乘法教案

口算乘法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并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到少儿游乐园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导游,她的名字叫喜羊羊。喜羊羊带我们来到少儿游乐园,看看少儿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你们喜欢玩哪些游乐项目?根据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可能提出: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6人要多少钱?

  (2)玩激流勇进每人6元,30人需要多少钱?

  …

  (二)、体验新知:

  1、教学例1(1)。

  导语:喜羊羊听到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出这么多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非常高兴,她想带我们一起玩旋转木马,你们高兴吗?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9=18

  ②、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10

  ②、思考算法:列式后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a、因为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所以2×10=20; b、因为10个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 d、因为5个2是10,10+10=20,所以2×10=20.

  ……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2×10怎样口算呢?小朋友们经过认真思考,很快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

  a、可以先算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所以2×10=20; b、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10个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第三种想法非常巧妙,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这种方法口算得很快。

  d、先算5个人要10元,即5×2=10,10个人要10+10=20元。

  2、教学例1(2)。

  导语:喜羊羊看到我们在旋转木马这项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她也很高兴,喜羊羊想带我们一起去坐碰碰车,你们愿意吗?

  (1)、课件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3=

  ②、思考:20×3=?小朋友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a、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b、因为2×3=6,所以20×3=60;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20×3怎样计算呢?小朋友们想出了这几种方法:a、20×3可以看作3个20,3个20就是60;b、这个同学更了不起,20×3想出了更为简便的方法,根据乘法口诀2×3=6,所以20×3=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

  导语:喜羊羊看到游乐园里还有一群小朋友在进行口算比赛呢!她也想带我们一起去参加口算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1、赛一赛: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

  7×5=70×5=700×5=7000×5=

  我们口算的这些题目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口算的又对又快,你在口算时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小结:我们再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这些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质疑:60×5=300 “60”的后面有一个“0”,可300的后面加了两个“0”呀!

  学生讨论后回答。

  2、帮一帮:帮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

  导语:我们在少儿游乐园里坐旋转木马、玩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小朋友们肯定口渴了,喜羊羊带我们一起来买饮料。但是要买饮料必须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一个问题,有信心吗?(看课本71页2题的情景图)

  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3、帮一帮:帮叔叔解决问题。

  导语:卖苹果的叔叔看我们这么快就能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他也想邀请喜羊羊带我们一起帮他解决问题,你们乐意吗?(看课本71页3题的情景图)

  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4、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导语:活动快结束了,喜羊羊就要与我们告别了,再分别以前,咱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后,师生一起找朋友。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少儿游乐宫玩了坐旋转木马和坐碰碰车,还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你们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篇二: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P68~69页《口算乘法》主题图及例1。

  【教学内容分析】

  口算乘法是笔算乘法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口算。这是为今后笔算乘法学习中能准确较快地计算作铺垫。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了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

  ,已经适应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在二年级时学习了表内乘法,对乘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表内乘法已熟练口算。教学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转化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设计理念】

  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提到小学数学学习要初步建立数感,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和单一的传授“算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轻松学习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得出口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探究学习新课作铺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努力地学习、探究数学知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拓展练习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情,体会到学习数学有无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口算技巧,并能熟练运用进行口算。

  【教学资源】

  教学PPT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策略】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活动:

  点击课件《过河》逐一出示复习题。(看谁先过河)

  2×9= 5×6= 20+20+20=

  2个十相加和是多少? 4个100相加得多少?

  2、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复习题(将答案写在练习纸上);小组讨论计算结果;小组长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计算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更加厌烦,运用新技术,创设激趣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计算例题讲析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教学活动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知识(一)——学习例1

  1、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主题图):

  (1)课件演示主题图《游乐场》;游乐场价格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将所提问题写在练习纸上。)(师:小精灵会给我们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1: (2)探究例1○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例1○

  2: (3)探究例1○

  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例1○

  2、学生活动:

  1、例1○2的解决方法。 (1)自主探究例1○

  (将解答过程写在练习纸上)

  (2)小组合作讨论解答方法。由小组代表汇报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1、数学学习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学习不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

  2、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教学活动3】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知识(二)——学习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

  1、教师活动(1):(课件演示左边计算式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4= 1×4=4

  10×4= 10×4=40

  100×4=100×4=400

  1000×4= 1000×4=4000

  6×5= 6×5=30

  60×5= 60×5=300

  600×5=600×5=3000

  6000×5= 6000×5=30000

  2、学生活动(1):动手计算(左边算式),小组成员核对;代表汇报计算结果。

  3、教师活动(2):课件演示计算结果(右边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积(特别是红色字体),发现规律。

  4、学生活动(2):认真观察,比较、类推,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4】

  ?全课总结。

  1、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活动:将收获写在练习纸上。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生1: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都可以用口算。

  生2:计算时,一般把其中的几十、几百、几千分别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用一位数乘。

  生3:还可以将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看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结果后面补几个0。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得出口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心情。)

  【教学活动5】

  ?实际运用,解决问题。

  1、教师活动:(课件演示)口算下面各题:

  10×4= 10×6= 10×8=

  30×4= 40×6= 60×8=

  200×4=500×6= 300×8=

  2、学生活动:

  在练习纸上作答,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际运用,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难易适中的练习,让不同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修改稿)》雷玉芳2012年2月21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8769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