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7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课 型】组文阅读课

7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思乡故事,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积累思乡怀乡的语句。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不同文章在情感表达上借助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句,丰富阅读体验。

  2.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第二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文章,它们是:《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通过学习这几篇文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游子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几位作者的思乡方式,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使我们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引发思乡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可以是借景,可以是借事,也可以是景事相融来抒发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主题学习丛书之二《情归故乡》中的佳作名篇。

  2.板书文章题目:《故乡的烤红薯》《榆钱饭》《故乡的元宵》,学生齐读。

  二、初步感知,互动交流

  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自己初步阅读了这三篇文章,现在我们先来分享阅读的收获。这四篇思乡为主题的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你读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小结:通过阅读和分享,我们对读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三、再读群文,精彩分享

  在阅读这三篇文章时,有哪些精彩的情节或者读书方法,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我们再来深入地读一读,聊一聊。

  1.聊《故乡的烤红薯》

  (1)谢冰莹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寓情于事)

  (2)那么文章都写了哪些事?试着用事情串联的方法来概括一下文章大意。

  (文章通过作者夜思故乡薯,烤红薯比赛,孩子尤爱红薯这三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思念之情。)

  (3)在谢冰莹的笔下,故乡的烤红薯包含着家的味道,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种食物也常常萦绕心头?这种食物背后又有一段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来讲一讲吧。

  (提示:①姥姥包的水饺比其他人包的好吃,因为这水饺饱含着家的味道。②妈妈为我做的糖醋鱼包含着浓浓爱意。③那一兜嫩玉米是我亲自参加劳动得来的,所以觉得格外好吃……)

  2.聊《榆钱饭》

  (1)什么是“榆钱饭”?本文在表情达意上运用的是什么方法?(借物抒情)

  (2)请用上串联法来概括一下文章大意。

  (3)“对一般人来言,因为榆钱饭稀有,所以珍贵;对我而言,榆钱饭珍贵却有更深的含义。”榆钱饭对“我”而言,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含义?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

  (童年时代,榆钱儿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文化大革命中”中,久别的榆钱儿又来救命了;1982年以后,“我”想吃榆钱饭而终没实现。)

  3.聊《故乡的元宵》

  (1)本文围绕着“元宵”主要写了哪些活动?试着概括一下。

  (2)在这几项活动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看走马灯”部分是详写;“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是比较详写的;“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带过。这样写详略得当,浓淡适宜。)

  (3)作者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的民间节日活动,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文章中流溢出来的浓郁的生活情趣。回忆你的家乡过年习俗,你有哪些最深刻的记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四、主题拓展

  除了我们今天阅读交流的三篇文章,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还以“水是故香甜”“心灵的故乡”“最美是故乡”“永远的乡愁” “经典诵读”五个主题选编了三十几篇经典美文,它们带我们走进游子内心,品一杯思乡之茶,品味醇香,情感浓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9937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