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哦香雪》优秀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说教材

《哦香雪》优秀说课稿

  1、 《哦,香雪》是作家铁凝的成名作,也是较能代表她早期风格的一篇。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小说借台儿沟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是抒情小说的典范。

  2、本课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的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并能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作品主题,明确其情节构思上的独到之处。作为选修课的阅读篇目,尤其应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力。

  3、高二的学生,一般说来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而且在高中的必修课中已经学习过一个小说单元,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但学生现在的物质条件较好,对课文中人物的举动和心理乃至小说的主题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以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分析的能力。

  4、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从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分析探究的技能。

  (三)情感目标

  (1)、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以及人们渴望摆脱贫穷走向文明的迫切心愿。

  (2)、品味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

  5、重点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并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领悟小说的主题,

  二、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讲析法

  本文是现代小说,学生要读懂内容并不难,但要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领悟小说的主题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还须教师适当的讲析。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进行简要的讲析就很必要了。

  2、点拨法

  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问,教师适当的点拨有利于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3、提问法

  带着问题逐步引导,逐渐深入,有利于推进情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引导学生领悟主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说学法

  教学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勾通,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的方法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2、勾画圈点法

  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边阅读边勾画圈点出文中描写人物形象、描写环境的有关语句,有利于更好的探究学习,了解主题。

  3、讨论法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4、自主探究法

  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等,所以给学生点自主探究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阅读后撰写读书笔记,把阅读后的最原始的感受记录下来。

  一、 导入

  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利用以前学过的作品里有关美的形象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引出对本文美的鉴赏。

  二、 整体感知:

  这一部分我先承接导语介绍作者和背景,主要让学生知道铁凝当过知青插过队, 本文发表于1982年,当时正值中国步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新阶段。

  再承接课前准备,让学生谈阅读本文后的最原始的感受,并设置问题让学生知道是“火车”打破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的宁静,明确“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们分别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具体问题设计如下:

  1.老作家孙犁在读过《哦,香雪》后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它所经过的地方,都是纯净的境界。”这是老作家的评价,那么你第一次读完这篇小说之后,你的总体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0605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