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视图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一般而言,我们从某个单一的视角所观察到的物体形体信息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所以,只有从前后、左右、上下各个角度全面的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物体形象。从这三个角度观察而得的物体的平面图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视图。

  三视图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极广,造型设计、加(施)工、产品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等领域都要用到三视图及其原理。本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个体的实践练习中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形成健全的空间观念。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换难度适中,也很有趣,易于为学生接受。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涉猎广泛,设置三视图与立体图的转换练习既具有新鲜感,又富于思维的挑战性,是合他们胃口的。本课除了要向学生明确正确的三视图原理和绘图方法外,还应适当强调三视图的表达效果(这是其设计应用的属性决定的'),但不必过分强调制作的专业性。

  教学目标:

  1、在直观教学中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含义和画法。

  2、通过欣赏认识三视图的社会应用。

  3、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设计绘图能力,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三视图与立体图的相互转换练习。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演示台、图片资料、立体模型、三角尺、圆规等。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欣赏理解 讲解画法 实践练习 讲评观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构思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玩一个猜谜游戏,好吗?”

  [出示图片1]

  “根据你的经验,图1是表现的什么事物呢?”

  基于现有图形猜测:

  回答(略)

  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关注和思索,同时为三视图的概念导出创设情境。

  “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不相同,是老师提供的信息太少了;我们再添加一个信息呢……”

  [出示图片2]

  两图结合,有的答案被否决了,但也有新的答案出现,答案还是五花八门:

  回答(略)

  “还有分歧,信息还是不充分。我们再提示一个信息……”

  [出示图片3]

  大家同时说出了谜底

  “台灯!”

  归纳结论:

  ①

  生活中,如果我们仅仅观察事物的一个侧面,并不能准确的了解它;

  ②

  只有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三个角度综合的观察,才能全面的掌握物体的造型信息,从而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笑话发生;

  ③

  平面图要比立体图的形式简单,易于掌握,有很高的实用性。

  学生们跟着思考,理解,

  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出示课题

  “用三幅从相互垂直的三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平面图来反映物体全部造型信息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视图。”[板书]

  看P18第一段,作笔记。

  图片欣赏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三视图作品。”

  [出示图片“4组”]

  学生欣赏,评论,畅谈感受

  通过直观教学,从感性层面了解三视图的应用领域,把教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思想,为下一步绘制三视图作准备。

  “大家看,三视图的都有哪些社会应用啊?”

  [总结,板书:沟通设计、生产、使用诸环节。]

  学生发言,总结归纳。

  “产品设计”

  “生产和施工”

  “宣传、推介”

  “使用产品”

  “维修、保养”

  三视图的

  形成

  和绘制方法

  “那么,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呢?”

  [出示课件]

  学生观看,了解,笔记。

  以直观的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软化了难点。

  [讲解:]“为了三视图使用的方便,我们规定了一些它的绘制规则……”

  [板书:

  ①

  位置固定:

  ②

  尺寸相应:

  (长对齐,高平齐,宽相等)

  ③

  虚(不可见部分)实(可见部分)并用。]

  掌握绘图技巧

  强调绘制要领,为下一步的三视图绘制练习做技术铺垫。

  三视图练习

  辨识

  三视图

  [出示P18图-塑料壶]

  分辨右边的平面图是哪只壶的

  仔细观察,阐述观点,说明理由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视图-立体

  [课件出示图片“5组”、“6组”、“7组”,引导练习,巡回辅导]

  根据提示信息,完成练习,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自评、互评。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强化所学知识,形成美术技能。

  立体图-三视

  补齐

  三视图

  作品

  观摩与讲评

  师生互动,品评得失。

  体验成功的乐趣,交流学习心得,激发学生持久兴趣。

  小结和拓展

  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外作业。

  “大家翻到课本的封面,这上面有一只陶器,它造型奇特,简约古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试着画一下它的三视图。”

  利用既有兴趣,延伸教学效果,探索深层次的美术技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们在数学课上接触过三视图,个别人参与积极性不高。

  2、绘制三视图时,部分学生遗漏细节,比例不调,或画成了立体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2742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