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单摆的说课稿(3)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单摆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单摆》是高中物理选修3-4的第十一章第4节的内容。由于本节课只讲单摆的前面一部分,即单摆的回复力,不是高考重点,因此我们这节课只需要理解单摆即可。

  2. 教材特点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入单摆,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单摆模型,并且更贴近生活。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验演示和受力分析这两个方面来判断单摆振动时,在做简谐运动。第一、实验演示能够直观地判断单摆做简谐运动,更容易理解,使学生能

  够认识到实验演示的重要性。第二、通过分析单摆的回复力满足,得到单摆振动时,做简谐运动,这又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论和实验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理解单摆模型的特点。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单摆;

  2. 理解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单摆的教学,知道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学会用理想化的方法来建立物理模型。

  2. 通过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学会用近似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单摆在小角度情况下做简谐运动,它既有简谐运动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理解共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2.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情况,激发学生专研知识,探索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单摆回复力的来源。

  难点:1.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小于或等于时的振动。

  2.单摆振动回复力的来源。

  突破的方法: 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二、 教学与学法

  1.关于单摆的构成的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

  2关于单摆的振动,单摆的回复力教学——采用实验法、分析归纳法、推理法教学。

  3.关于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做简谐运动的证明——采用数学公式推导法进行。

  在教过学过程中,创设物理情景,并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演示时,让学生跟据实验想象总结出结论。老师只是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

  手,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通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里的荡秋千的画面引入新课单摆。拿着一个单摆模型,让学生自己总结单摆的特点,老师同时引导。并告诉他们单摆只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这种理想化物理思想用到很多地方,便于观察和分析。然后老师拿出几个模型,让学生判断哪个是单摆?为什么?加深学生对单摆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单摆振动时,提问在做什么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过程。从现实中入手。如果是在做简谐运动,怎么判断呢?进而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简谐运动的两种判断方法。对于第一种方法,老师通过实验演示得到。

  本节课主要是讲述第二种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单摆的回复力。当单摆处于最低点时,通过分析,判断出,这就是它的平衡位置。当小球偏离平衡位置时,对小球再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并分析这里的负号是表示矢量F和x的方向相反。这里得到这个前提是偏角小于或等于,这里采用近似思想,并告诉学生这种思想运用到很多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这种方法。通过对小球所受的回复力满足与其偏离平衡位置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指向平衡位置,得到单摆做简谐运动。

  四、说教反思

  本节课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最主要的是,本堂课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媒体的独特功能,创设了一个友好界面,使学生能在一个形象直观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参与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最终达到了学有兴趣、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篇四:《单摆》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单摆》是司南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简谐运动的实例应用,是高考的常考点,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重点。 2. 教材的特点

  本节教材先从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摆,例如秋千,挂钟等抽象出单摆,通过对单摆的运动和受力分析,使学生掌握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探究单摆的周期,最后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提出周期的应用。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知识基础,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验:通过实验设疑、解疑,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的生活实例,动态分析受力,出示练习,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如控制变量法。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索、设问点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5)层次分明:这节课的程序是:(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及实验观察,建立单摆模型;(2)结合单摆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理论证明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3)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得出周期公式,最后提出周期的应用。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3.知道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用单摆可测定重力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单摆的教学,知道单摆是一种理想化的系统,学会用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

  2.通过单摆做简谐运动条件的学习,体会用近似处理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3.通过研究单摆的周期,掌握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单摆在小角度情况下做简谐运动,它既有简谐运动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理解共性和个性的概念; 2.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发现知识,热爱科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善于发现,勇于创造。 4.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 知道单摆的回复力的来源;

  2. 单摆的周期公式。

  难点:1.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小于或等于5°时的振动;

  2.单摆振动的回复力的来源; 3.单摆振动的周期与什么有关。

  突破的方法: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二. 教法和学法

  1.关于单摆的构成的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

  2.关于单摆的振动,单摆回复力的教学——采用分析归纳法、推理法进行。 3.关于单摆在摆角很小时做简谐运动的证明——采用数学公式推导法进行。 4.关于单摆周期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

  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

  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与以往传统教学相比,本节课重视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新课程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周围事物及生活现象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适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适当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在思考和讨论问题中表现

  出来的积极性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并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2813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