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途中跑的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一:途中跑说课稿

  途中跑教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1.途中跑技术

  2.身体素质练习

  ①男生击掌俯卧撑10×3

  女生俯卧撑8×3

  ②后踢腿

  男女生15×3

  ③高抬腿15×3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人们在生活、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技能。而途中跑又是各种跑的基础,是初中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因此,进行途中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理上,学生的身体发育日趋成熟,运动、呼吸、循环系统都有了明显的完善和提高,为途中跑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客观的学习条件。学生通过途中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奔跑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本课时是在快速跑技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途中跑技术教学,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基础。本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腿部蹬摆协调能力,尝试改进和提高途中跑的技术动作,以“发展途中跑能力,掌握途中跑技术”为学习目的而开展的研究性教学。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全班共有六十个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认识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够接受难度高一点的体育技能教学。尽管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模仿能力等指标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学习意识较强,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学上首要措施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采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变枯燥为趣味,进而在快乐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途中跑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途中跑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能改进途中跑技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协调、速度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的态度顽强拼搏的品质,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和集体的荣誉感,并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腿部的蹬、摆配合。

  教学难点:腿部蹬摆的充分性、协调性。

  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1)完整法和分解法(2)重复练习法(3)变换练习法(4)合作探究法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练习积极性。

  2、抓住主题,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途中跑的蹬摆技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围绕这个中心,从课的准备活动就开始着手,活动中以腿部蹬摆为主要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无意中就已经开始接触途中跑的部分技术内容了。基本部分开始后,通过走、跳走、后蹬跑过渡到完整跑等方式,循序渐进,突破重点和难点。再通过新颖的十字跑和游戏练习法去完善、巩固、提高途中跑技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实现课的目标。

  3、以人为本,教书育人,陶冶情操,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课的开始阶段就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并采用多种有趣的练习方法,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互相鼓励,加强了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减轻教学传授压力,使练习变枯燥为有趣,从而达到愉乐身心目的。用竞赛法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斗志,而且加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观念。用身体练习去磨练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七、教学程序

  一、准备阶段:

  1、心理的准备:通过课堂常规达到收心聚意作用,阐述课的内容、目标使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学前准备。

  2、生理上的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调节学生的生理机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兴奋性,为课堂教学做必要的物质条件上的准备。

  二、学习阶段

  A》循序渐进教学,由走、跳逐渐过渡到跑,由腿部单周期的蹬摆练习发展到连续完整的途中跑蹬摆技术。从单纯的技术教学发展到激烈的比赛教学上。

  B》通过反复练习、观摩、对比,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潜力和积极性,达到巩固、完善、提高途中跑技术。

  三、结束阶段

  1、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通过意念引导、物理性质、娱乐活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教学评价:通过学习老师评、学生评,对本课技术教学和情感教学做一个总结。

  八、教学场地和器材

  田径场、录音机

  九、教学效果预计:

  1、练习密度:45%;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篇二:途中跑的说课稿

  途中跑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哪些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作用,对将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2.教材处理: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不盲目地依赖教材而循规蹈矩,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授课顺序调整和补充,以纵横知识联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把有关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用书画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转化为导向式的教学活动。教材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容易接受、融会贯通,体现教师熟悉教材的程度,把握教材的能力。

  3.重点难点:指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德育目标。要阐述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 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等;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③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发展水平。

  选择教学方法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有针对性。使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说明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要达到什么效果。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怎样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怎样帮助学生自觉、生动地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四、说教学顺序:

  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3.动作示范。4.反馈练习。5.归纳总结。6、重复练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3277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