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政治说课稿模版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学法是指同学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课中说的学法,实际上是指学法的指导。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初中政治说课稿模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一)教材的地位以及作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本框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对前面教材的进一步延伸。只有对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学习也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起到了铺垫作用。由此可见,这两个单元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该节课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组成,主要讲述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今天,就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同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因此我把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我们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同学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目标:

  1能体会出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知道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据:民族精神是比较抽象的,对于9年级的同学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一些同学在思想上不自觉地忽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依据: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经济利益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同学的思想严重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主义的影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要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难上加难。而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所在,化知为行,以知导行,让同学认识到民族精神要靠他们传承,自觉用行动来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我关于对教材的认识。

  为了使同学能完成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同学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同学学法的引导。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我先来谈教法:

  (一)教法

  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强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同学主动学习,注重同学的同学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之中。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等教学资源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情境法

  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同学的体验、激发同学的情感,培育同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

  3、活动法:该节课中设计了三个活动,设计的宗旨分别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谈完了教法的运用,我再来谈一谈与之相应的学法的引导:

  (二)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同学学习方法,培养同学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由于同学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评法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其运用过程中要凭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来介绍一下该节课的教具。

三、教具

  多媒体

  在呈现图片和播放视频的时候需要用到多媒体,便于同学理解民族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抛砖引玉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积极探究掌握新知,30分钟、情感共鸣升华新知、3分钟、布置作业拓展转化,2分钟。

  那么,我们先来看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抛砖引玉,导入新课

  让同学观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现的是北京奥运会运动图标,看完后让同学谈自己想到了什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4824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