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蜀鄙之僧》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蜀鄙之僧》说课稿

  一、说教材

  《蜀鄙之僧》是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通过讲述蜀地边境的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穷和尚去成了,而富和尚没去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有志者事竟成。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2.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感悟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文言文学习,在小学阶段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而且从词义和表达方式上都与现代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读通、读懂文章上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了了。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本课时,我在传统的古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以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阅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对话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重点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板块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二人皆欲之南海,最终,贫者至,而富者未能至,何也?(相机板书)生齐读。熟悉课文

  二、在朗读中感悟

  1.分角色朗读。

  对待同一件事,僧富者和僧贫者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说话的语气也大不相同。请同桌二人分别来扮演富者和贫者,看看谁能读出他们当时的神情和语气。指名2人读。(通过对话法,让学生体会当时贫富二僧的对话时的语气与心情)

  2.师生点评,在点评中关注两个“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以此为切入点研读课文。

  3.聚焦“子何恃而往”:

  ①读译文,再次理解“子何恃而往”的字面意思。同时可相机点出学文言文的一个小技巧——换词序理解(针对词语倒置句式)。

  ②分别问贫者和富者:子何恃而往?强化朗读三句对话。(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一瓶一钵、欲买舟而下)对比

  ③研读:两处“子何恃而往”语气上有变化吗?(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领悟两处的语气有何变化)

  ④从四川到南海要经过很远,这其中既有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的高原,也有杳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更有一望无际的大海,贫者只身前往,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可贫者依然说——(齐读贫者的话,注意“足矣”的坚定语气。)

  ⑤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让学生在形象的对比中体验贫者立志之坚。

  A.合理想象:在富者看来,贫者以一瓶一钵去南海,他将遇到哪些困难?(先让学生充分交流,师适时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引导。)

  B.情境引读“子何恃而往!”

  首先在“吃”的方面,贫者经常有了上顿没了下顿,饥饿严重威胁着他;引读:怪不得富者曰——

  其次在“穿”的方面,贫者夏天无法防暑,冬天不能御寒,引读:怪不得富者曰—— 第三在“住”的方面,贫者几无立足之地,引读:怪不得富者曰——

  第四在“行”的方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贫者要长途跋涉,其艰难可想而知;引读:怪不得富者曰——(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会当时贫者去南海之艰难,并且再次强化子何恃而往这句话)

  三、升华感悟

  1.师:是啊!任何一个困难都足以阻挡贫者!贫者以一瓶一钵去南海,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然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读到这里,你们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吧?那就赶快拿出笔,将自己的感受用精练的词句写下来。(教师可用自己的感悟来抛砖引玉。)学生写感受,并朗读自己的感受。(通过写感受,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感受)

  2.你还能讲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吗?(通过讨论法,让孩子的知识得到迁移,思维得到扩散,不仅仅只局限在本篇文章)

  四、拓展活动

  1.“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在这个小练笔中可以大展身手(提示:要符合贫者和富者的身份)。

  2.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个故事也会有益于你的朋友,你一定希望和你的朋友分享。练习讲这个故事,再讲给别人听。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时,要求学生根据板书体会对比这种写法的好处。)

【《蜀鄙之僧》说课稿】相关文章:

1.读蜀鄙之僧有感

2.蜀鄙之僧教学课件

3.蜀鄙之僧课后练习题

4.关于《蜀鄙之僧》读后感

5.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优秀作文

6.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

7.《赶海》说课稿

8.《琥珀》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8421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