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智取生辰纲〉的教学设计》。

  研读文本是每位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余映潮语)。新课改的实施,关键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在语文教学中,养成了把玩教材的教学习惯。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反抗官府的发轫之举,讲述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是《水浒》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烘托气氛。早在解放初期,该篇就入选高中课本,这足以说明名著有着永恒的魅力。我们今天再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否也应有新的突破?我思考着,教什么?我认为,教什么总比怎么教重要。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品味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认识杨志的人生悲剧。

  赏析“天热”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目标这个“靶子”,要一直存在于教者心中。这好比纪昌学射,靶在心中。这里,1、3为教学重点,2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有一句教学心语是“教学一定要有目标意识,教学一定要为目标而行动。”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之一:背一背

  学习活动之二:写一写

  学习活动之三:读一读

  学习活动之四:议一议

  学习活动之五:品一品

  整个教学思路的设计理念是:

  课标: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让讲堂变学堂)

  洪镇涛:阅读教学,就是要立足文本,在阅读实践中吸取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这才是根本。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清晰,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尊敬的各位评委,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设计中的细节。

  一、说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节选《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的学习要求是5个字:背、写、读、议、品。下面开始我们的文学之旅!

  设计说明:课始开宗明义,直奔课题,简明地提出学习要求,也是学习方法,没有任何赘言,去时前流行之弊,行见解明了之风。目的是为学生节约时间去阅读课文。

  二、说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之一:背一背

  学生的活动程序:背诵歌谣——解读歌谣——谈歌谣的作用

  设计说明:琅琅书声,营造氛围;初探主题,精心铺垫;情节曲折,期待阅读。

  学习活动之二:写一写

  学生的活动程序:速读文本——提炼信息——创写对联——展示交流

  设计说明:

  1.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

  2.把课上得有新鲜感、趣味性,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于漪

  3.对联的形式使课堂显得有文气。

  4.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梳理情节。

  教师可以展示下面几副对联,师生共同分享。

  杨志一行蒸五月暑气护送生辰纲

  吴用诸人定连环巧计夺取不义财

  烈日下青面兽杨志急赶路,军士怨

  阴凉处智多星吴用巧定计,众人笑

  学习活动之三:读一读

  环节过渡:

  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是读过一部书了。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即《水浒传》)

  此过渡语有着浓郁的文学欣赏氛围,紧贴文本,并且过渡自然巧妙。

  学生的活动程序:勾画语句——揣摩语句——分析性格——交流感悟

  设计说明: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洪镇涛

  师生互动中,我努力追求理性的分析和灵动的气息:

  教师示例,指导学法;课中对话,引发思考;多角品味,细腻解读。

  这些语言片段值得关注:

  (1)离京时“起五更,趁早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2)五七日后,“人家稀少,行客又稀”,辰起身,早时便歇。

  (3)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4)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5)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

  (6)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

  接下来,教师做课中小结:杨志的性格特征是精明谨慎、老练机智,而又粗暴蛮横。

  学习活动之四:议一议

  活动内容:议一议杨志失败的原因

  师生互动:

  (1)学生自主探究。

  (2)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学生可能会回答出以下杨志失败的原因: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性格上粗鲁蛮横,心理上急功近利,吴用之智高于杨志之智。

  (3)教师启发,点拨,激励。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进一步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思维:

  文本背后有真义,意义的内核总躲在词语的背后。只有透视到文本背后的东西,破译了语言的密码,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文本。为了实现有效的透视,我们需要真诚的阅读、深刻的阅读。(李国忠语)

  可以让学生议一议老都管的话“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这里,要求教师要力求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

  我的精要讲析提纲如下:

  1.解读老都管的话中的四层意思,可见老都管对杨志的藐视,足见梁中书对杨志的“用”。

  2.和王进、林冲的悲剧联系起来看杨志的悲剧,领悟出那是社会的悲剧:在那个时代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才贬值,把胸怀报国之志的忠贞良将逼成一个草寇。

  3.让学生认识到:“《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

  设计说明:

  v精神发展——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v文学阅读课要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熏陶。

  v老师在一节课中要有精彩的讲解。

  学习活动之五:品一品

  过渡:

  《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有识字,便当教令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即《水浒传》)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我特意设计了“品一品”的板块教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是用微型课题的形式来学习的。

  我首先出示下面的微型课题,。

  1.关于“天热”的自然环境描写。

  2.全文突出了一个“智”字。

  3.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

  4.精彩的对话描写。

  5.巧设悬念、波澜起伏的叙事艺术。

  6.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7.关于补叙的艺术手法。

  课堂上让学生选择,思考,探究第1个课题:关于“天热”的自然环境描写。

  同时,还下发微型课题报告书让学生填写。

  学生搜集语言材料,梳理、处理材料,并加以归纳、整合、提炼,得出研究成果。

  最后学生发言,小组评价,教师点评。

  示例1:关于“天热”的自然环境描写。

  学生通过勾画、思考写天气炎热的句子,明白了小说反复描写天气炎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文章必要的结构安排。吴用的“智取”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另一方面,天气炎热,杨志一行,筋疲力尽,口渴难耐,为后来在黄泥冈买酒埋下了伏笔,烘托了气氛。在那样的情况下,杨志不让众军健买酒吃,更见杨志谨慎细心的性格。我指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是个美点,欣赏小说要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欣赏景物要和人物联系起来,景物描写为人物描写服务。这是在进行学法的'指导。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研究第2个微型课题。

  示例2:精彩的对话描写。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对下面的句子进行品析: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

  “喝”字足见仗势欺人,着一“杨”字,已见生分(在这之前称呼“提辖”)。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时却是“耐”他不得了。我告诉学生,在欣赏小说时,要留意人物称呼的变化,它蕴涵着人物命运的变化。这里称呼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了老都管的咄咄逼人;更主要的是来表现杨志这个人的命运变化,老都管已不把他放在眼里,藐视他,杨志的身份在下降。这又是在进行学法指导:“称呼的变化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纵观此板块的学习活动,凸显着以下教学理念:

  我认为,静心读书,欣赏美文,是高质量的阅读。

  这是一项有趣高雅的学习活动,也是一项深层次的学习活动,表现出多角反复、品读细腻的特点。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和挖掘课文中的内容,含英咀华,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引领学生实实在在的思考和智慧的碰撞,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个性,拓宽课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积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发表读书心得,努力创造课堂情境,掀起学习活动的高潮。

  此环节还要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注意发挥机敏的反映能力,优化学生发言的能力,深化学生认识的能力,与学生平等和谐地交流的能力。

  三、说结课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努力,也很快乐,我们徜徉在文学名著中。有一位教育专家(唐建新)说:“名著是解不完读不尽的。”请大家课下再选择1——2个其他课题做做研究,你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下课!

  设计说明:结课简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并用专家的话激励学生课下完成作业,富有文气而又实实在在。

  四、说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背一背——歌谣——初探主题

  写一写——情节——曲折生动

  读一读——人物——精明、暴躁

  议一议——命运——社会的悲剧

  品一品——环境——精彩绝妙

  设计说明:突出了学习方法,突出了小说文体的教学,显示了课堂探究的成果。它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内容丰富。

  说课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8548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