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不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节内容的学习直接关系到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经历不等式性质的得出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对不等式性质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不等式的三个性质。通过探究规律,交流讨论突出重点。

  难点: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认识。通过探索、交流、总结,练习突破难点

  关键: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1、教学手段及方法: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教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学生人数较少,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多大兴趣。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基础对等式掌握较差,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指导观察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性质吗?

  学生举手回答,交流联想。

  投影显示:等式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等式的性质,类比等式的性质,为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做好铺垫,并且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习惯。

  (二)知识探究

  1、用“﹥”或“﹤”填空,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1)5>3,5+2()3+2,5-2()3-2;

  (2)–1<3,—1+2()3+2,—1-3()3-3;

  学生活动:探究规律,交流讨论,解答上述问题,结果:

  (1)>、>

  (2)<、<

  根据发现的规律填空:

  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正数或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师生共识:总结出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字母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填空题,让学生观察有限个不等式的变化,发现并归纳不等式的性质1,进一步培养学生得抽象概括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用语言概括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继续探究,接着又出示(3)、(4)题:

  (3)6>2,6×52×5,6×(—5)2×(—5);

  (4)—2<3,(—2)×63×6,(—2)×(—6)3×(—6)

  (方法同上)又得到:

  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bc。

  设计意图: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体会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体会类比的学习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继续探究,接着又出示(5)、(6)题:

  (5)6>2,6×(—5)____2×(—5),6÷(—5)____2÷(—5);

  (6)–2<3,(—2)×(—6)____3×(—6),(—2)÷(—6)____3÷(—6)

  会发现: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______;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字母表示为:如果a>b,c<0,那么ac

  设计意图:由学生发现不等式性质2和性质3,讨论得出结论,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性质2和性质3的区别,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想一想

  1、不等式的性质2和不等式的性质3有什么区别?

  2、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不等式于等式性质异同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更好的掌握。

  (四)练习:若a>b,用“<”或“>”填空。

  (1)3a3b;(2)a—8()b—8;(3)—2a()—2b

  (4)2a—5()2b—5;(5)—3·5a+1()—3·5b+1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为下面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作准备。

  (五)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1、例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1)x—7>26

  (2)3x<2x+1

  (3)2/3x﹥50

  (4)—4x﹥3

  2、逐题分析得出结果:

  (1)x—7>26

  分析:解未知数为x的不等式,就是要使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

  x﹤a的形式。

  解:(1)为了使不等式x—7>26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7,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

  x—7+7﹥26+7

  x﹥33

  (2)3x<2x+1

  为了使不等式3x<2x+1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减去2X,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x—2x﹤2x+1—2x

  x﹤1

  通过两小题得到:解不等式时也可以“移项”,即把不等式的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而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3)2/3x﹥50

  为了使不等式2/3x﹥50中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3/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得

  x﹥75

  (4)—4x﹥3

  为了使不等式—4x﹥3中的不等号的一边变为x,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除以—4,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得

  X<—3/4

  通过(3)(4)的求解过程,类似于解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未知数系数化为1),解不等式时要注意未知数系数的正负,以决定是否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得积极性,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六)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27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

  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七)课堂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作业:课本P128第6题

  预习不等式的性质的第2课时(课本P126—127)

  设计意图: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在探索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五、说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能简单运用。但这节课,在探索新知上花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学生的练习时间太短了,以后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握,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1290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