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品】说课稿合集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它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

  2、目标分析

  (1)教学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二、说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步进行

  1、感知规律

  课的开始出示第56页的例题(前两幅图),通过解决“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并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2、验证规律

  (1)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3、概括规律

  (1)通过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规律,尝试用语言表述。

  (2)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着重强调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的简便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巩固规律

  出示一组填空,根据加法交换律填出所缺的数字

  (设计意图:一个规律教授结束就配以针对性的练习,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感受规律。

  在学生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过程中得出等式。学生交流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2、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判断左右两边是否可以写等号,分别算一算。

  (2)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3、揭示规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4、巩固规律。出示针对结合律的一些填空,巩固新知。

三、实践应用

  1、书面训练

  (1)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2)想想做做5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后头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2、活动训练。游戏“找朋友”

  (1)如:师说出“2”,学生要找出它的好朋友“8”,因为“2”和“8”和是“10”,教师配合学生完成。

  (2)找出与一个数和是100的数。同学配合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写了蜗牛想找一个十全十美,拥有各种本领的师傅,跟他学本领,但最终也没能找到。课文共13节,第1——4节写了兔子想教蜗牛跑和跳,但蜗牛因为兔子不会飞,不是全才师傅,就再也不理睬兔子了。第5——8节写了蝴蝶想教蜗牛学飞,但蜗牛因为蝴蝶不会跑"又向前爬去"。第9——12节写了鸭子想教蜗牛学游泳,但蜗牛因为鸭子不会跑,"又向前爬去"。第13节写了蜗牛爬过坡,越过岭,还是没找到全才师傅。告诉学生学本领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暂,对具有动感的色彩鲜明的多媒体画面感兴趣。他们认识事物往往只在于表面的认识,对生字的认识学习已有一定的经验与方法。而思维有时也能爆出一个亮点,让你为他喝彩。

目标制定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汉字,并会描写主,并,泳,浪。正确朗读了解寓意。能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懂得学本领一步一步学,不能一下求全。

教材处理

  本课重点是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并能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寓意。生字教学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侧重点,"主,并"侧重音形,"泳,浪"侧重形义,方法多样,灵活运用,帮助记忆。能找到小动物的对话并用线条划下,试着朗读训练,加深感悟。

方法运用

  学生对蜗牛的认识只在于单一品种,具有局限性。我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品种多样的国内外蜗牛,加深印象。这样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出示课题时,我边读边写"艺",以读白形式告诉学生这是整体认读音节,部首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我主要采用从整体感悟——局部体验——整体认知,了解课文。从扶——放——展,进行朗读训练与说话练习。目的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集中认读生字,并进行朗读的训练,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两次读的要求不同,第一遍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具体人物。第二遍读是根据提示有重点的读课文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读好小动物的话,然后重点训练蜗牛说的话。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并通过有提示的说话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重建

  本节课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有侧重点,学生的技能,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高。只是在节奏上还要加快,容量还可以加大,课堂的生成资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2872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