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3

  《信得过商店》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说的与做的”开篇,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懂得说真话能得到别人信任,说谎话害人害己的做人道理,从这个教学目标上看,已经鲜明地体现出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科德育的特征——讲道理明是非。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讲道理”,并不是在知识性内容讲完之后总结提升一个需要努力探索却无方法指导的空道理。而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达成道德目标。

  今天我的这节同课异构的研究课就主要是通过两个教学活动达成预设教学目标,力图在明确目标的活动体验中,学生意识上有认识,行动上有方法。

活动一:

  扩编故事,明白道理。课堂教学中以课本故事为蓝本,但并不拘泥于原故事,特意把原故事中狐狸与小鹿进行角色对换,小鹿成了说谎骗人的反面角色,狐狸成了讲诚信的正面角色,有意颠覆,以消除学生先入为主的主观情感,更客观地看问题、想问题,同时也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扩编故事,也是对原故事的一种改编,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将“说谎话害人——诚实守信得信任——说谎话最终害自己”作为三个认知层次,把原先完整的故事有意识地分成三个相互联系的分故事,在扩编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入自身的生活经验,更深切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积极邀请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在扩编中不知不觉了解落实道德认知:诚实守信得信任,说谎骗人害人更害己,同时自然而然得出道德认识的方法:诚实守信就是要做到讲真话、讲信用。

  俗话说:“条条大陆通罗马。”当然,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来达成,但并不是随意的设计行为。如我在最初的几次活动设计中曾经以现场游戏体验作为课堂引入环节,旨在让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达成道德认知——不诚信害人的道理,书面设计给人眼前一新之感,设想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全员参与得出感受,既适合低年龄段的学生又能寓教寓乐,教学目标应该很容易达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发现游戏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相互讲诚信,还需要齐心合力,同时现场活动中需要学生体味失败的后果即道德认知目标——不诚信害人,可是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成功了,请他们再设想失败后果,体会不深,偏离了预设,可以说这个教学活动失败。因此我想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首要考虑到几个重要的教学问题:设计的教学活动最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环环相扣的活动达成目标?……以此验证活动,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来。

活动二: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对待问题。虚拟故事中得来的道德认知和行动方法最终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有实践,换句话说,品社学科作为学科德育的显型课程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可操作性。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实例作为辨析内容,辨析中体味到道德认知的多层次性: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诚实守信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我们都在做着诚实守信的事,有时诚信也很容易……等等这些新认知,引导着学生课后再进行探索。

  我们的品社课堂教学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让道德认知充满活力,真正让学生收益,体现了真正的学科德育观。

说课稿 篇4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八册第二课《巧用对称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巧用对称形》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尝试从形状与用选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比较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初步构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带给了很好的素材。教材透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二)说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对本领域的学习学生就应到达的目标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对称形,明白对称形剪纸的折法。

  2、潜力目标: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目标: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提高动手潜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就应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花纹需要必须的指导。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掌握对称形的特点,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对称形,使其有美感。

二、说教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探究—实践—评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学生的理解潜力,我运用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潜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运用超多实物图片、教具,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穿插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图片,增加直观性,启发创造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学习流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激励、欣赏感受、探究领会、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拓展思维六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激励

  教师出示各种自制对称性红双喜字。其目的是透过教师祝福的传递,交流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教学。

  (二)欣赏感受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对称形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鼓励有创意的回答。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教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领会

  1、情境创设,归纳对称形定义

  (1)透过猜图游戏,找出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组成整个图形。(2)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对称图形的定义。

  (其目的是以美的作品感染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形的美,利用作品创设情境。)

  2、自主探究,发现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本环节教师分发实物剪纸图片,学生分小组探究,找出对称形的制作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发现对称形剪纸的制作方法。)(教师板书:折叠、画线、剪裁)

  3、仿例制作“蝴蝶”剪纸。

  本环节鼓励学生按照折、画、剪方法,仿例制作蝴蝶剪纸,体会对称折和连续对称折。(其目的是透过学生试剪,对上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体验剪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板书:对称折、连续对称折)4、质疑再探,尝试其他折法。

  团花,团团相聚,花团锦簇,处处体现对称之美。

  本环节教师演示各种团花折法,学生试折。团花之美还在于信手而来的的惊喜,教师鼓励学生在几番折叠的纸上随意剪裁,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团花试剪。(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对称形剪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板书: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四)实践创作

  看看不如剪剪,动口不如动手。

  本环节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自由创作,同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及时发现问题,帮忙解决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对称形制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展示评价

  剪一剪千娇百媚,赏一赏万种风情

  本环节主要是透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共同提高。鼓励学生已童趣的语言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找出不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思维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教师透过展示剪纸艺术的其他用途,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并发动学生将其继承和发扬。呼应本课情感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用对称形对称折;

  1、折叠连续对称折;

  2、画线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3、剪裁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巧用对称形》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3470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