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1200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一):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二):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三):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关于中秋节的风俗(四):玩兔儿爷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五):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如登山玩月、泛舟玩月。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每当我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我就会想到中秋节。中秋节代表着合家团圆 ,月圆人团圆嘛,所以我比较喜欢中秋节。

  以前每当我过中秋节,我们全家总会聚在一起吃月饼,看电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妈妈和爸爸在游泳池里一边游泳一边赏月。而那时已是秋天,所以总感受凉飕飕的。虽然一跳进水里有些冷,但是那感觉特别值得回味。

  可今年的中秋跟以前的(就)有些不同了。

  中秋节到了,我和妈妈却一直在逛家居广场。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逛完。后来,我们准备去书城必胜客吃饭。在路上,我无意中透过车窗看见圆圆的月亮镶嵌在空中。奇怪!怎么今年的月亮不是那么圆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边陪同(陪伴)我们的缘故吧。那时,我又看了看妈妈,他(她)正在全神贯注的开车,一阵凉风吹过来,感到格外凉爽。

  不知不觉就到了必胜客。刚进餐厅,手机突然响了。我一看手机,原来是爸爸!我赶紧接通电话,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说实话,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节,除了爸爸,还有爷爷、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团圆。但我还是要感谢妈妈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母亲各自搬了一条睡椅来到了屋顶上,我环顾四周一片漆黑,小区里的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突出,那样纯洁,那样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父亲自我四岁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过年才回来半个月,他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但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和我们母子俩一起过中秋呀!我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啊!虽相隔千里但我想父亲此时也一定正深情的望着这一轮圆月吧!父亲一人在外,此时他一定也更思念我们母子俩吧!此时的明月如同一面相连的镜子,我似乎从上面看到了父亲赏月的情景,仔细地看着父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正当我疑惑之余却发现自己的眼角其实早已流出了泪花。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突然一个念头传入我心,我对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比赛,看谁知道含‘月’诗句的多。妈妈听后满口答应。我先打头阵。”“立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妈妈接“孟浩然《宿建德汇》中的‘野旷无低树,江清月近人’。”“王昌龄《出塞》中的‘秦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古郎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和妈妈那时不时的欢声笑语又时不时的打破了这黑暗中的宁静。

  赛够了,我的视线再一次转移到了那轮明月上,这少女肌肤般的月光,牛乳汁一般,洒在我的面庞上,我感到十分惬意。忽然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那几盏路灯也熄了,我也渐困了,上眼皮怎么也撑不起来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好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1200zi/19774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