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有关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合集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水乡乌镇,我一直向往它的幽静淡雅、古风悠然。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让我真正领略到它的无限魅力。

  午后的夏日,太阳尽情挥洒着它的热情,我和妈妈踏进了乌镇之门。但见悠长的小径从眼前像一条蛇般地延伸开去,小径两旁是深宅大院,斑驳墙面,乌黑砖瓦,高低错落,看似随心所欲的一番布局却极具有精巧的和谐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细,步入内堂,就会闻到紫檀木散发出的香味,有的房檐已稍显破旧,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的悠久。

  走遍长径,忘穿深巷,为了细细体味这古老而独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妈妈登上木舟。船夫手持竹蒿,立于船尾,摇动木浆,一插,一拨,一斜,一提,一荡……娴熟的驾船技术让游客啧啧称奇。船夫指着铺满石头的小径告诉我们:“乌镇的街巷犹如一个棋盘迷宫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历游其间而寻不到出口,但只要顺着这条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镇。”船儿随着随着水声缓缓前行,就像轻奏起一曲悦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声轻吟:千砖万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下了船,我和妈妈又参观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览这他如若飞鸿的书法,流芳百世的诗篇,我想:乌镇这里人杰地灵,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简出,为国为民,用不朽的文笔书写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实写照吗?

  午后的热浪让背负旅行包的我汗流侠背,但丝毫不减我对乌镇的热情,我和妈妈不停拍照。是啊,乌镇之美,幽静淡雅得仿佛一幅画,古风悠然如一首诗,我怎能不流连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四月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到处是嫩绿一片,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令人在踏青时得以心旷神怡。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我们六年级的全体同学来到浚县,放松、愉悦心情,感受天然的艺术魅力。

  路上,听着悦耳的歌曲,一边兴致勃勃地往嘴里塞着零食,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标的地。首先,我们来到了杨玘屯村。在杨玘屯村中,我们第一个来到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有种在朦胧的仙境中的感觉。满屋的泥咕咕,看起来别有一番情趣。仔细地端详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泥咕咕,有在茶余饭后一起聊天,满脸幸福的一家人;有神采奕奕的奥运五福娃;还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色彩斑斓,惹人喜爱。把嘴对准孔吹气,还可以发出“咕咕”的动听的声音。很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及韵味。我也兴致勃勃地买了四个泥咕咕。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泥咕咕的世家——王蓝田的传人王还锋的家中。我们跟着他学着泥咕咕的制作过程。他一边详细地讲解着,一边灵巧地转动着双手,揉、捏、拉,很快就做好了一只小鸟。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把手在冰凉光滑的泥上不停地揉捏着,虽然不是那么精致,但仍显得古朴拙雅。每个人都在了解制作过程的同地,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心情也更为愉快。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大伾山。在那里我们分享了午餐之后,便开始游览,开始新的旅程。在高大而又苍翠欲滴的松树的环绕下,在嫩绿可爱的小草的陪伴下,在芬芳迷人、美丽鲜艳的花朵的点缀下,在高耸、磅礴的山峰的衬托下,我们在“虎啸”“龙吟”两块大石前放开嗓门“虎啸龙吟”,我们又参观了巧夺天工、玄妙变幻的龙洞和最早、最高、最老的摩崖大佛,从山顶往下看那错落别致的房屋和山脚的美景……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浚县。这次游浚县令我感到充实而快乐,既增长了知识,又感受了天然的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游记的过程也将会永存于我的脑海里!……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随处都可以听到这样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这就是我的家乡——新疆!

  我的家乡,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最让我难忘的是这里的瓜果和美食。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大又圆,阿克苏的苹果脆又甜,库尔勒的香梨香喷喷,叶城的石榴酸甜甜……这个坐落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方享受着大自然的恩宠,充足的阳光和冰山融化的雪水使得瓜果飘香,名扬中外。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新疆的大盘鸡,昌吉的拌面拉条子,充满民族特色的烤肉,烤包子总是让我垂涎三尺。新疆有着这么多的美食,这么香甜的瓜果,牵着我的胃,能不叫我爱我的家乡吗?

  我的家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我们班就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每当我们组织活动,回族同学的家长们会给我们准备回族的特色美食:油香,馓子,麻花等,同学们都能美美的饱餐一顿,掉下的渣滓也会被吃个精光,嘿嘿……吃饱后,当然要活动活动啦,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同学会教我们欢快的麦西来普民族舞蹈,大家在一起尽情的唱啊,跳啊,其乐融融,更是把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在我们身边的人们,大家虽然名族不同,生活习性不同,但是我们都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的家乡——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这里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物产,可口的美食,更爱这里淳朴善良的新疆人!我是新疆人,我自豪!我爱你,新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从重庆市丰都鬼城顺江东下,大约经过一百公里后,在长江北岸,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的中心,有一坨南北走向、孤峰拔地、四壁如削的巨大石山,它的南面倚山建有巍峨雄伟、耸入云霄,共十二层楼的红色塔楼。这就是被誉为“江上明珠”的石宝寨。

  石宝寨是怎样得名的呢?传说这坨石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后遗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故当地人民叫它“石宝”。后来,明末农民起义将领谭宏据此为寨,因此,又叫“石宝寨”。又因它形似玉印,所以,又名“玉印山”。整个山寨由“巨石”、“红色塔楼”、“山顶庙宇”三部分组成。

  下了船,过了一段青石板路,走过五百多米后,就到了前寨门,寨门的门楣上镶嵌着“石宝寨”三个镏金大字。寨门的两侧蹲坐着两樽守护着寨门的威武铜狮子,跨进寨门,一条三米宽的石板路通向塔楼。在路的右侧,有一个供往来游客休息的花园。整个花园围绕着一个圆形的水池修建。花草树木、亭台轩榭,烘托出了园中的幽静。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这座悬崖峭壁、四壁如削的石宝寨就耸立在面前。只见寨身岩壁上,镌刻着一些名人题词。如田纪云题写的“江上明珠”;钱伟长题写的“川东奇秀”等。再沿着石级往前走,就可见到一个石牌坊,在牌坊的牌楣上刻着“必自卑”三个大字,大概是取“登高必自卑”之意,说登上石宝寨,你一定会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它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

  过了石牌坊,向南走二十余米,就来到塔楼门前。只见寨门上雕刻着一些动植物,取其“福”“禄”“寿”“喜”之意。门楣上竖直刻着“小蓬莱”三个字。传说,住在蓬莱仙岛的何仙姑路经此地,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于是在此居住了多日。后人便称此地为小蓬莱。在“小蓬莱”下面,有碎瓷片嵌成的“梯云直上”四个大字。寨门外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吊角楼平台,这是为了供游览者摄影取景修建的。

  进入寨门,就到了石宝寨的主体部分——红色塔楼,这是石宝寨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之一。塔楼依山而建,共十二层楼,越往上楼越小,通高56米。全楼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抖结构修建,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塔楼每层末端均向上翘起,还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植物雕塑,如龙、仙鹤等。塔楼临江的墙壁由凿了1-3个直径为1米的圆孔和许多小方孔窗户组成,这种设计,既有利于游客远眺长江,又有利于减轻塔身重量,保持楼内通风干燥。为防止塔楼木料被虫蛀,所有木料都采用马桑树,在使用前,将木料晾干,再用药水浸泡等干后才使用。塔楼修好后,再在所有木料上刷上一层红油漆。这些保护措施使塔楼木料在400年后的今天仍然完好无损。每一层楼由几根到十余根大圆柱支撑着,全塔共用了100余根这样的圆木。为了使塔身稳稳地靠在岩石上,每一根柱子都微微向岩石方向倾斜。越往上,倾斜度越大,使红色塔楼紧紧贴在岩石上,其目的是想把塔楼的重心落到岩石上。

  从楼梯盘旋而上,在第二层楼,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雕塑。传说春秋时,外族入侵巴国,巴国危在旦夕,巴王求救于楚国,楚国提出要求出兵后巴国割三个城池给楚。后在楚国军队的帮助下,巴国取得了胜利。楚索城,巴曼子刎首而留城。后来,当地人民感其忠义,于是改地名为“忠州”(现称忠县)。继续盘旋而上,每层楼都有塑像、画像、名人字画等。到了第七层楼,除了可从楼梯爬上去外,还可出西头的小木门,沿着一条石梯,攀着链子而上。据说这条路在还没有修塔楼前,是人们上下的必经之道。攀着铁链继续向上,就到了山崖南边的一个小平台,人称“望江台”。站在这里,数公里之外的长江尽收眼底。

  在望江台的北边,就是山顶庙宇部分。山顶庙宇从南到北依次由“天子殿”、“玉皇殿”、“王母殿”三大殿组成。三大殿分别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塑像,给石宝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塑像是后来加上的。早先的石宝寨是有和尚有庙宇的。1919年新文化运动传到了石宝,当地一个叫邓牌的乡绅,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进步青年将寨上的数百樽菩萨毁坏并推下了石宝寨,从此石宝寨上就再没有菩萨了。在王母殿北面的一个小屋里,一个小和尚手拿錾子在打石洞。这就是流米洞。相传,石宝寨上的这个洞能流出大米来,每天流出的米仅供和尚们吃,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就拿着錾子想把洞打大些,多流出米来。岂料流米洞不但没有多流出米,反而从此不流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切勿贪心,要知足常乐。

  继续向北走,就到了山顶后院,院内有一门铜炮,据载称:这是石宝人民在同治年间,用来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

  站在庭院向东望去,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那就是石宝移民新城。今年三峡二期水位淹没到此后,石宝城将全迁到新城。那时,石宝寨的四周将是一片汪洋,石宝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江中巨轮了。

  沿着庭院左边的石级辗转而下,经过“二墩岩”,又回到了前寨门,这时,你回头再看一眼那夕阳辉映下的石宝寨,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石宝寨真不愧是长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beiqixingnanzousifang/40957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