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柳下惠的成语故事大全(2)

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坐怀不乱

  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很多旧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

  岑鼎立信

  主要见于《吕氏春秋》、《新序》的记载。鲁国有岑鼎,其形体巨大、气势宏伟,鼎身铸有精致、美丽的花纹,给人以震慑心魄之感。鲁国国君非常珍爱岑鼎,把它看作镇国之宝。齐国国君很眼红,命鲁国将岑鼎献给齐国,如果胆敢不献,就要兵戎相见。齐国比鲁国强大得多,鲁国国君不敢不献,但是又舍不得,于是假造一座岑鼎献给齐国。齐国国君怀疑它不是真品,把岑鼎送回鲁国,派人对鲁国国君说:“只有贵国的柳下惠认定这是一只真鼎,我们才相信。”鲁国国君没办法,只好前去请求柳下惠帮助其编造谎言将真岑鼎留在鲁国。柳下惠说:“您把岑鼎视为镇国之宝,而我把信用视为立身之本。如今您为了保住您的镇国之宝,就让我破例说假话,这违背了我的立身之本,对不起,我不能做。”鲁国国君听了这番话,就将真的岑鼎献给了齐国。汉代刘向评论此事:“柳下惠可谓守信矣!不独存己之‘国’也,又存鲁君之国。信之于人重矣!”这一事迹,成为中华文化史上讲究诚信的典范。

  三黜不去

  主要见于《论语》、《孟子》、《战国策》、《列女传》的记载。柳下惠曾经在鲁国做过士师的官儿。士师是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当时鲁国的朝政大权把持在权臣臧文仲手中,柳下惠的官职被臧文仲罢免了三次,有人劝柳下惠离开鲁国到别的国家去做官,柳下惠回答道:“如果一直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到哪个国家不会被罢免呢?如果不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那又何必离开父母之邦呢?”这就是柳下惠“直道事人”的原则。明代泰山诗人萧协中写道:“薄宦甘三黜,高名百世芳”,也是对柳下惠这一德行的颂扬。“三黜不去”,反映了传统知识分子在“治国平天下”的俯仰体验中感同身受的心灵共鸣,也成为后世士子的榜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685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