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除夕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

  2.教学难点: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学生分组做游戏,教师记时,看哪一组用最短的时间将小石子从瓶中拉出来。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己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

  3.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4.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请你小声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重点是:“锤”的读音。

  3.自主学习生字。

  4.交流自学收获。

  5.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瓶、绳、险、顺、堵”;“危”的第三笔是一横。

  三、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1.集体讨论。

  2.理解“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

  (1)“顺利”本意是指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联系到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来理解,“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这实际上是为“顺利”提供了相反的注解。

  在课文的语境中,“顺利”实际上含有“迅速的,没有任何阻碍的”的意思。

  (2)“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联系上下文应该不难理解。

  抓住这个词适当拓展,让学生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并体会她的思想品质。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课文的感人之处也在于此。

  四、学生当堂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六、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chuí

  锤瓶绳险顺堵危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的事。

  3.我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给课文划分为哪几部分?

  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的成功

  4.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小女孩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

  3.品读小女孩与同伴及教育家的对话。(合作、讲秩序。)

  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联系实际,拓展讨论

  1.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2.你能列举出这样的生活实例吗?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六、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的成功

  小女孩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合作、讲秩序

  七、作业

  1.抄写词语并试着默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语言环境,读准人物语气。

  3.听写字词。

  二、质疑探究

  1.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所给予你的启发。

  三、积累词句

  把你喜欢的语句、词语摘抄下来。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五、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

  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预习第31课。

  第四课时

  本文也可通过“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在品读、评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建议另作如下设计:

  一、提供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投影阅读提示:

  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读读课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2.指名读一读,并说一说“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原因的。

  三、交流自读收获

  1.小组交流。在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2.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疑难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体会重点句

  1.投影: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此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2.投影: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3.投影: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五、再次交流收获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2.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3.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游戏的经过→成功的原因

  顺利出“井”→让别人先出去

  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xi/44383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