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微感动作文(8)

动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十三:生活里的微感动

  “你该干什么干什么,你别管我行不行!”那个男人一时语塞,房间里静下来。

  他,我的爸爸。记忆中,他的身影多是模糊的。唯有那次,我的脚被开水烫伤,他迅速找到毛巾,用两只并不怎么宽厚的手,笨拙的帮我包扎。

  长大了,我开始讨厌他的不负责任又多管闲事,讨厌他的自以为是又吊儿郎当,讨厌他的前脚答应后脚忘记。渐渐地,他成了“不靠谱”的代言词,我们之间变得陌生,交流少之又少。

  上了初中,学习开始紧张,而我又选择了住校,虽每逢周末,他会兴冲冲主动接我,可我总没有话说。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不曾想,初二的暑假,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初二暑假,报预科班成了最普通不过的事,大家都希望利用暑假好好拼一把。正在妈妈犹豫到底报不报预科班的时候,他突然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教吧!”眼睛仿佛闪着激动的光。妈妈答应的很爽快,我心里却窝着火,充满了不屑和疑惑:他竟要做我的老师?

  就这样,我没有选择的被迫接受了这一事实。“这题应……”对面的他拿着笔认真的给我讲着题,窗外偶尔吹来一丝凉风,吹走了心中燥热,给人灌注了活力。“我没听懂,再讲一遍吧…”“这不对吧?”挑错、看他窘态仿佛是我最大乐趣。令我意外的是,他好像没了脾气,竟和我相安无事的和谐的度过了一个暑假。

  我挑错挑的威风极了,可转眼到了开学,看看自己的练习册,错误百出,我很是后悔,想着手补一下基础,翻翻书,发现到处都是知识漏洞,无从下手。我曾想过再找他来帮忙,却拉不下面子,赌气似的瞪着课本,心中全是后悔。

  “我来帮忙。”他又跑了过来,用手揉了揉鼻子,随手拿起一根笔,用他少有的耐心和细致,在纸上列出了知识体系,一一为我讲,如麻线团一般的思路渐渐理清了。

  看着他用心用力为我讲题,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着、画着;看着他头上日渐稀落的头发与眼中的劳累,我突然意识到其实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其实父亲的呵护从未离开。那一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笨拙的手正在细细的包扎着烫伤的脚……

篇二十四:班会里的微感动

  九年级以来,班会课大多以自习为主,偶尔会有老师总结一下几个星期以来出现的问题。但是这节班会课,却上的与众不同。

  那是周二的下午,刚刚上完体育课,同学们筋疲力尽地走到班里,边喝水边攀谈着什么。班主任老师刚刚走到班门口,同学们纷纷安静下来。老师大步流星的迈上讲台,从黑色的挎包中拿出u盘插入电脑中。

  我好奇地盯住屏幕,只见老师打开了一个幻灯片,开始是一则小笑话,笑话是关于起绰号的一件小事。于是我知道今天班会的主题应该与此有关。老师让同学们把作业都收起来,便开始了这个特别的班会课。

  屏幕中出现了第一个问题是:你有被别人起绰号的经历吗?时间停滞几秒钟之后,全班“哗”的一下有50多名同学举起了手。我看了看,除了几个“老实巴交”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有过绰号。有的同学的绰号就是父母的名字,还有的就是同学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甚至还有略带歧视或侮辱性的别称。第二个问题是:你给别人起过绰号吗?我想了想,还真给别人起了绰号,还不止一个。到了第三个问题:你给别人起绰号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找乐子,但扪心自问我们在其中找到乐子了吗?一些绰号让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让一些同学时刻感到不悦或“屈辱”。有的同学说是无聊,九年级了,还有时间无聊吗?我们不要把让精力分散在起绰号这些“小恶”上,而要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搞好学习这个“大善”上。有些同学说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但绰号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

  想想生活中我们见到同学打招呼时,都是以绰号相称。有的同学不敢怒不敢言,被迫麻木地接受;有的同学敢怒而不敢言,以无声代替抗争;有的同学敢怒敢言,虎目圆睁大声回应着对方的绰号。

  这是班级中的一大糟粕。我们要大声疾呼,坚决摒弃糟粕,别再叫别人的绰号,小而言之就是对他人不尊重,大而言之就是侵犯别人人格和尊严,是违法。

  我们要从善如流,积极响应班主任在全班比起“雅号”的号召,大赛看谁起的雅号多,并以雅号相称。

  四十五分钟的班会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感到久违了的感动,就象一股清泉流入了我干涸的心田,友谊、真善、维美之花含苞待放。

篇二十五:话语里的微感动

  从刚开始上小学时,父母、奶奶、姥姥的轮番接送,到后来的自己步行上下学,还有上初中以来出门前的那一句“路上慢点”,我已经习以为常,只以为类似于“再见”的话,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以前我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多费口舌说这样“无意义”的话,甚至有时我会反驳说:“慢什么啊,都快迟到了!”总以为说出这样的话来会拖累我。但是那件小事的发生,让我改变了看法。

  妈妈每天晚饭后都要出去散步,散步时间的长短也不定,短则三四十分钟,多则一小时左右。那天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又出去散步,爸爸当天也不在家,所以妈妈一个人出去了,我自己在家写作业。抬头看了看表,将近八点,按平时妈妈就该回来了。

  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路上的车流和高楼酒店上的灯光给这座宁静美好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梦幻般色彩。时间,在我做题的思考中渐渐地流逝。忽然间我抬头一看表,已经八点半了,我知道,到了妈妈该回来的时间了,我于是边写作业,边留心着门的动静。当我再抬头看表时,已经九点了,不免有一丝担心,但我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妈妈有时会回来晚一点。”我继续写着我尚未完成的作业,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有一丝不安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好期待熟悉的开门声响起,希望下一秒钟门就会被打开。当我再抬头时,已经是九点二十了,我再也不能相信我心里给自己的安慰,马上拿起电话打给妈妈,电话在客厅里响了,妈妈没带手机;我又急忙打给爸爸,爸爸接住了,我问妈妈有没有到他那里去,他说没有,他马上到家,到家再说。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门被推开了,是妈妈先回来了!我的心像一块悬着的石头,终于安全地落了地。我抬头看表,九点三十五,我问妈妈:“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我表情平淡,并不想让她看出我为她担心。她说:“哦,多转了两圈,顺便去了趟超市。”

  这件事以后,我才晃然明白,自己之前的一次次晚归,是对爸爸妈妈心理上多大的一次考验,我顿时也明白了那句“路上慢点”的一句我觉得可有可无的话中,蕴含着多么深的爱,这种爱,我到现在才明白。后来我也会在妈妈出门前,对她说:“路上慢点,早点回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ongzuo/27873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