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柴静作品看见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我记忆最深的是她在非典期间,不惧个人安危、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

  我认为,在《看见》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不仅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从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到一个带着林妹妹面具的、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从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小会计到一个一线主持。她的目光总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亦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

  也有人说她的采访是“表演式采访”,我却不认同。也许作为记者,存在就是为了还原真相,正所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可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她有的也只是真情的流露。如若一个记者在面对大地震的惨面表情冷漠、如若一个记者面对非典时目光呆滞,那么,呈现给这个国家的,呈现给世人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冷漠吧?世人会不会以为中国是个没有感情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个没有血肉的民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4923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