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作文

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现代课程理论十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一篇习作的诞生,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在作文教学中,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思考与探索,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诸多成功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小学作文个性化训练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从作文的早期训练开始,就自始至终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具体地说:从一年级写话训练到中年级的正式开始习作再到高年级的篇的练习,都要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训练。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路子讲优评劣长此下去,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基于上述现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的要求作了适当的调整。如对第二学段,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正是自主性学习原则的基本体现。小学作文练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作者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还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自在地翱翔。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作文教学活动,我注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享受成功的机会,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作为教师,要以平常心、爱心去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们应该想到,无论习作的水平如何,这毕竟是学生倾心倾力之作。习作中表现出来的充满个性的观点、思想、心理,教师要真诚相待,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要给予肯定、鼓励。哪怕是过激的、偏颇的,我们也要在注意保护积极性的前提下,给予善意的、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改进以后,同样加以肯定和鼓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fansi/5327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