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次别离》(其实我更喜欢台译的《分居风暴》)是我第一部接触伊朗的电影。单从画面上说,《别离》(以下这样称呼)确实没有国内的画面精美(也不知道是不是关我看的版本问题),但故事情节却引人入胜。

  先把丑话说在前,这部电影我只观看过一遍,没有定格或是一个画面重复播放,我只能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浅析一遍。

  《分离》没有大成本的宣传,第一次萌生看这部电影的念头也仅仅是我庸俗的认为奥斯卡外语片九强一定有它的动人之处。

  事实也是如此。

  阿斯哈·法哈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名字。但观看这部电影的手法却没有陌生的感觉。它就好像是某个我们熟悉的导演拍出来的,于是我想,它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和里面千丝万缕的暗喻与感悟。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_

  在影片的一开始,纳徳和西敏就在争吵着,因为丈夫不同意出国生活而选择离婚。于是出不出国就成为了这次分离的导火线。而纳徳的理由是因为老年痴呆的父亲需要他。这似乎也很理直气壮。西敏的意思是把女儿带到国外,让她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当判官问到国内是什么环境时西敏却避而不答。影片到这里让我想起中国一个相似的状况——官员在致力于国内的政治和国家的改善,而他们的孩子往往被送到国外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连改革者都对这个国家失了信心。而纳徳是一个耿直的人(从后面不肯承认自己推保姆下楼能看出),他对这个国家(他的爸爸作为国家的暗喻)依然尽忠职责,即使他已经不认得他了(国家已经老),纳徳仍然愿意留守。

  保姆的出现_

  西敏的离使得纳徳不得不请一个保姆来照料他的家庭。而梅特是清楚她母亲的,她知道母亲在两个星期后会回来。如果剧情不出现点波澜,那么,两个星期后西敏会回来,保姆却要离开,分居风暴就这么结束了。于是转折点出现了,纳徳发现他的钱不见了,保姆把他的父亲锁在房间里差点使父亲死亡。两个家庭的纷争出现了。保姆指出纳徳是使她流产的凶手。

  保姆瑞茨是一个信奉上帝的伊朗女人。宗教的信仰使她有一套很严格的操守和道德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5754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