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美丽的民俗村寨(2)

民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想不到自己的人生竟然抵不过一杯茶,原来自己走遍万水千山,渴望寻找的真理,就在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白族女子给我上了如此丰富的一节人生课堂,我满心感激。

  正要看看白族民居的房屋构造,突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在对岸传来,河里一艘木筏上坐着几个蓝衣少年,头裹红巾,腰缠红带吆喝一声往山脚划去,船头的2只鸬鹚紧紧靠在竹篓旁。“刘三姐对歌了”路人边说边快步走向山脚的壮寨。

  壮寨就是山脚下的第一个景点。不必说这里的刺绣精致美观,不必说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光是这里的唱歌对歌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不?光是刘三姐嘹亮动听的歌喉就闻名天下。有句话是“采茶山上刘三姐,神仙下凡听歌来。”

  每天到这个时候,就上演小品刘三姐对歌。对歌还没有开始,围观的观众就把壮寨绣房对歌台围得水泄不通,不知是冲着“刘三姐”来还是冲着“刘三姐”手里的绣球与香囊而来。6个壮族妆扮的少男少女在主持人的介绍后各就各位,一阵锣鼓声后就模仿当年的刘三姐与可恶的财主对歌,然后与阿牛哥对歌的演出。当全是黑色打扮的肥头大耳财主出现船头时,身边的老管家挂一张尖嘴猴腮的倒三角脸便会弯腰向前两步,然后踮起脚尖耳语了一番,一双小眼珠从上到下转了圈,然后就开始吆喝对歌,身后几个蓄山羊胡子歌手手拿扇子,油头粉脸。接着财主大摇大摆领着一伙人就来到对歌台下,以示挑战刘三姐。小胡子歌手开始摇头晃脑,像模像样唱些挑逗性的歌,颇有难度。我手心捏了一把汗,不一会儿,对歌台上的2个丫鬟身穿红色绣装,高盘发髻,樱桃小嘴,就引出山歌皇后“刘三姐”,她身穿白色蓝花刺绣搭配的宽袖短衫,一条长长的黑辫子伸到腰间,修长的瓜子脸,淡眉大眼,唇红齿白,肩上斜跨一个深蓝色布绣包包,上面清晰四个红字“桂林山水”。下面的游客几乎惊呆了:想象中的刘三姐竟会是这么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一开口就是婉转圆滑的高音驳倒众歌手的歌,就这样一阵对歌一阵鼓声,你一句我一句争锋相对了许久,直到财主败阵而逃,壮实憨厚的阿牛哥的出现引来了一些女孩的尖叫,也将小品演出推向高潮。当看到刘三姐一手抓住马尾辫,一手在末梢打个圈时,我似乎懂得了爱情的自由与渴望爱情的心。而台下的阿牛哥因对不出山歌,急的满脸通红的画面,就如身临其境看到当时的情节。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就成了戏里的一份子,或许是阳朔漓江的水滴,或许是桂林山上的小草,总是那么微乎其微。

  还是歌词写的好“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或许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别有一番风味的热情。

  后来,主持人一边解说一边用幽默风趣的方言将台下的观众逗乐翻了天,精彩的对歌终于在刘三姐抛下红色绣球后落幕。人们为了争抢这个会带来桃花运的绣球差点跌落水池,我一回神,揪准机会纵身一跃,接到最后一个精致美观的绣球。我紧紧抓紧绣球不放,如抓住爱情一般高兴。

  早年听过大人讲刘三姐动人的传说,今天的现场感受刘三姐对歌的戏,总发现有着天渊之别。是情节感人,还是歌喉动听,还是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教会我什么,已不重要。刘三姐就成了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化身,用婉转优美的歌声带我走入音乐王国。身后一位不知名的老人边走边赞“听过刘三姐的歌,其他的就不是歌了……”就这么一句,我都无言以对。

  路边广西矮马,似乎也陶醉在对歌戏里,看到游客来才一步一摇头走向山谷深处。

  矮马在面前的大榕树下停了下来,甩着尾巴。这是一颗百年古榕,粗壮的树干枝叶茂盛,倒吊的树根黑压压的一片,树根上系着许多红色布条,听人说这就是许愿树,那些布条就是游客写着愿望的许愿绳。下边方方正正摆着一个青铜鼓,上面插一支蓝色的三角旗,旗子中间一个黄色像字非字的图案。这就是水族民居,一座深紫色的木楼瓦房,一楼是文字画作品展览与厨房,二楼是居室,一厅三房,依山傍水而居,脚下就是翠湖,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水上面建一个圆圆的禾仓,贴一个丰字。走上木梯,下意识关掉手机手机、小灵通。轻轻踏着轻缓的步子,生怕自己嘭嘭的脚步声影响了墙上的画,画里就是周恩来总理。大厅中间就是一个柜台,展示的水书与画卷都落了一层厚厚的灰。水族人民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的书籍历史文化悠久,柜里的作品都是一行水语一行汉字的。屋里空空的,一木桶,一木勺,一木桌,一木床,一铜鼓,墙上一支唢呐。跨出木阳台,这个角度挺好,看到千条万条许愿绳如许多斑斓的蝴蝶在飞,高处看到的蝴蝶是如此的接近,高处许下的愿望是如此的亲近,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朦胧错觉。仿佛深居简出的水族人民就在眼前耕作种粮披星戴月的劳作场面。

  水族人民经过久远的历史和岁月长河,留下许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其中铜鼓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古书记载“瓦尊留海客,端鼓赛江神”就说明水族人民用鼓的盛况。其次就是刺绣之王马尾绣,系水族的一大发明,堪称世界绝品,其复杂的工序凌驾一切刺绣之上。

  记得世界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真的,面前土木屋门口,就有一个“绝对”美丽的彝族女子——阿诗玛。不记得谁跟我说过,你可以不了解彝族,但是如果不知道阿诗玛的话,就真的太落伍了。

  一阵欢快爽朗的音乐引领我踏上三个台阶,就可以看到一座黄白色的土掌楼,泥墙黄沙壁,木梁木柱木板封顶,大门两边挂一串玉米,洋芋大蒜。屋前空地上有几个彝族姑娘与小伙子在卖力演出《寻找阿诗玛》,外面的中外游客坐在四周脸露悦色,神态各异,有坐的,站着的,还有侧着身伸长脖子的。目光紧盯着一个身穿白色彝服,头戴花边帽,桃腮杏脸,樱桃小嘴,明眸善睐,蛾眉皓齿,娉婷袅娜,楚楚动人,貌若天仙的女子就是路南石林的女子阿诗玛。为了让这个小品更加逼真感人,主持人特意从观众里面挑出一位年轻的男子扮演阿黑哥,也就是临时新郎。一会儿,几个小姑娘就带着阿诗玛回到屋里关门藏起来。几个彝族小伙就变戏法似得拿出斗笠给准新郎戴上,又披上蓑衣,斜跨一个牛角号,胸前挂一串辣椒,背上一支猎枪。怪异的模样甚是搞笑,游客顿时炸了锅了一样交头接耳。然后其中一个脸上涂黑的彝族小伙,倒出一杯自制的转转酒,双手端杯,对着游客行礼,迅速转过身单膝下跪,递上这杯英雄酒,为壮士助胆饯行。主持人说“壮士此行山高路远,道途险恶,豺狼虎豹,特意带上辣椒与猎枪,唯恐一去不复返……”,吓得新郎脸色煞白,端着酒杯抖了一下,慢慢闭上眼一饮而尽,方才回神过来,周围的观众顿时鸦雀无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feng/32872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