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七夕作文

七夕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热门】七夕作文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夕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作文 篇1

  摩天轮在旋转,将苦痛甩下,将幸福升起。

  --题记

  十八岁,不哭。

  这是很多人曾经的诺言,只是能够实现的实在是太少。我们总是用泪水去掩盖内心的诸多伤痛,诸多不满,将所谓的快乐浮于表面。但是,这毕竟仅是浮于表面,禁不起深层次的探求。

  于是,有很多人,自称是圣人,超然而入圣,无所惦念。其实,这只是以外部姿态来掩饰内心的波动,以平静掩埋汹涌,以无所谓压制在意;以看清表明重视。这样的人很多,我们从不去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是为了生活,才选择了这样。

  十八岁,历经久远,突然到来,索然无味。

  所以,又有多少个十八岁,充满了喜悦而并非难过?又有多少个十八岁的旋律是忘记而不是记住?又有多少个十八岁的前奏是哭泣而不是笑容?我们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人生姿态,却突然发现,早已融入这个社会的我们,真的无力去改变很多确定的东西。

  十八岁,被爱包裹着的年龄,禁不起多少风雨。所以,才被称为脆弱的一代。事实上,在爱与被爱之间,我们已经成长了很多,看清了很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稚嫩的自己。只是,社会不承认,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大孩子,没有被冠以大人的称谓。所以呵,我们自恋,轻狂,放肆,叛逆,有了理由。

  爱的尽头是无尽;无尽源于爱。

  所以,我们从冥冥之中降生,到如今经历世事变迁。其实只是一个爱的交替过程,从母爱到父爱,从亲情到友情到爱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浪漫史。说不尽的浪漫故事,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因为爱没有界限,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隔阂。

  我们可以尝试去爱一个小摆设,一个大礼物,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我们也可以尝试去恨一件东西,恨多人,很多城市,很多国家。在爱与恨中,我们得以成长,我们学会了什么叫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叫珍惜,什么叫放弃。

  青春,在流淌着爱的河流中得以前行。

  十八岁,是一个爱情释放的年龄。十八岁的七夕,是一个凝结爱情的节日。

  于是,有了相随,有了相伴,有了相依;有了诺言,有了奋斗,有了结果。

  现在,一切已然不同。我们不必再去眷恋曾经,也不需要憧憬未来。这些都很虚幻,我们只需要把握现在。仅仅是流经身边的每一秒钟,仅此而已。

  历经沧桑,我们每一个人有说不尽的苦痛岁月;

  享受愉悦,我们每一个人有唱不完的高昂赞歌。

  于是,十八岁的七夕,何必感伤。

  在咸阳湖边旁,何必钦羡情侣?只需要望向平静的湖水,把心静下,去思考下现在。天很蓝,蓝得让人发麻;周围同样很寂静,让人生惧。这里,不仅仅是情侣的宿营地,也是理想的起飞场。这里,不仅包含了情侣的甜言蜜语,也储藏着无数的梦想。

  十八岁,不寂寞;

  十八岁,不迷茫;

  十八岁,不悲伤;

  十八岁,不惆怅。

  十八岁的七夕,充满愉悦;

  十八岁后的生活,充满阳光。

  闭眼,享受一米阳光的温暖。

  这甜蜜的感觉,便是饱尝完十八年之中苦痛的我们,被赠予的最盛大的礼物。

  那些快乐,难过;迷茫,清晰;惆怅,淡定;放弃,坚持;悲伤,幸福;爱与被爱,

  是十八岁的旋律,

  我们每个人都是音乐家,能奏得很美妙。

七夕作文 篇2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四季的更替中,在鸟语花香、树木荫荫、秋菊遍地、寒梅傲骨的陪伴下,我已与宇宙结识了11年又3个月零23天,走过了11年的春秋冬夏。

  11年,说快吧,快的如同光速;说慢吧,又慢的离谱。在时间的眼里,11年,算不了什么,可谓是微不足道,毕竟,时间与宇宙同在,它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它是无情的'。——题记

  在神话传说中,心灵手巧的织女和人间的牛郎相爱,违反了天条,织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天上后,牛郎和一双儿女留在人间。后来,牛郎带着孩子去追寻,在快要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后一划,立刻出现一条波浪翻滚的天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望河兴叹,终日以泪洗面。日久天长,天帝终于被他们的痴情感动了,同意他们每年七月初七踏鹊桥相会。据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间看不到一只喜鹊,它们都飞往天河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在城市,因为牛郎织女的典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东方情人节”,不过于我而言,“情人节”是名存实亡的,但仍然即兴作了一首诗,曰:“七月初七鹊桥会,牛郎织女来相会。有情人儿相约会,离别情人相思会。”

  在乡间,“七夕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当奶奶要我像她一样按照家乡的习俗做时,我并不能理解,学习女工和“乞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绣花针放在隔了夜的,而且暴晒了一个上午的水里。在我的死缠烂打下,奶奶给我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时仍然和织女有关:相传,织女是为王母娘娘织布、缝衣、绣花的仙女,自然是心灵手巧无人能比,天上的五彩仙云也是她织的。人间的女子都想学她的手艺,于是在头天,女子用碗各装一半井水、河水,露天一夜,初七再在烈日下暴晒半天,中午,众女子各将绣花针轻放水面,针浮不沉。接着,就查看绣花针水中之影,如针影,像花,云,鸟,兽之类,那就乞到了巧,那女孩就能绣花织锦。否则,就没乞到巧而不能干了。听了故事,我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想试上一试,于是,我重新拿了一根绣花针,想让她,想让它浮在水面,不料却不成功,奶奶见此,笑了笑,摇了摇头,复而告诉我,放绣花针也是讲技巧的,要贴着水面平放,才能“浮”。我依言而行,又试了几次后才行。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影投于碗底,与针影交错,竞真的似一朵小巧的花。奶奶也很高兴,便教了我她的一些手艺,基本的刺绣手法,我虽学的津津有味,不亦“说”乎,却也不得精髓。

  “七月初七乞巧节,老少妇女来讨招。织女传授好技巧,老少妇女手艺好。”借着我未泯灭的兴致,我又编了几首打油诗,这个七夕,不再是情人的专属节日,亦是天下绣女的“乞巧”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qixijie/40681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