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综合学习四》教学设计(2)

外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综合学习四》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我的采蜜集”,背诵《故乡》。

  2、口语表达“我的烦恼”,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目标:

  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要有耐心。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懂得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

  4、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学会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课前准备: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阅读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记录下生活中的感动。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师:这一段时间,我们都被感人的爱,动人的情包围着。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心”生活着。谁来说说,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当时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主发言)

  师:是啊,太多的帮助都是“无声无息的”,让我们的内心暖暖的。

  (出示“采蜜集”的第一句话。)

  (指名朗读“采蜜集”的内容。)

  师:“能够付出一种不张扬、不炫耀的真正的关爱,即是品格,又是修养。”哪位同学付出过这样的爱,谈谈你当时的想法?(学生自主发言)

  (学生带着理解,有感情的朗读。)

  2、师介绍德兰修女,讲述有关她的故事。

  3、出示“采蜜集”的第二句话。学生感情朗读。

  4、师:你准备怎样用爱来做生活中最平凡的事?

  5、抄写“采蜜集”

  6、同学交流采集的经典句段。

  二、读读背背

  1、出示杨牧的《故乡》

  2、指名朗读

  3、重点体会“铺”“挂”的含义,想象“铺上”“挂起”的画有什么不同,体会诗意。

  4、学生感情朗读

  5、背诵

  三、口语交际

  1、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

  2、师:你有过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嘛?今天能勇敢的说说吗?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学生自主发言)

  3、当有的同学向你借作业抄,你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同学呢?(学生斟酌语言)

  4、全班交流劝解的语言

  5、师:如果是你,你最愿意接受怎样的语言?为什么?

  6、评出“我最愿意接受的话语”

  四、我的小笔头

  (一)联系生活,打开思路

  1、师:上一节课,在口语交际中,掌声此起彼伏。你们都为谁鼓掌了?为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

  2、师:获得掌声的同学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

  (学生自主发言)

  3、师:关于掌声,同学们一定还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自主发言,相互交流)

  (二)讨论交流,指导写作

  交流时注意:

  什么时间,给过谁掌声?(或在哪听到过掌声)

  当时的情景怎样——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

  叙述是否清楚,有没有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三)自由写作,交流评价

  把故事写下来,注意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生动,表意准确,写清楚掌声为何想起,当时的情景,响起后的感受等。要有真情实感。

  (四)评议作文,赏析佳作

  1、选一两篇佳作,师生共同评议、修改,从中获得灵感和心得。

  2、小组间相互评议。

  注意彼此间的取长补短,评出最佳开头、最佳选材、最佳语言、精彩片段等。

  3、推选佳作,相互赏析。

  学生读准德兰修女的名言,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无声无息的帮助”和“不炫耀的关爱”的真正含义。

  理解“用最伟大的爱来做最平凡的事”

  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体会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通过大家开诚布公的发言,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交往“难题”,让学生彼此从语言中感受同学的真诚与善意。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用心体会平凡掌声中蕴涵的丰富内容。

  通过相互评议,学生修改习作,做到叙述具体,表达清楚,语言具有感染力。也就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打动人心。

  指导学生用心生活,用心写作,让爱,让感动照亮学生的心灵。

《综合学习四》教学设计4

  文本细读: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

  “我的采蜜集”是对语言的欣赏与品味。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诗意的心情与眼睛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去体会、丰富语言的表达效果。

  “读读背背”所选的内容为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多想去看看”,这个话题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延伸。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神游”了颐和园、东北大森林、威尼斯水城……在此基础上,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或读过、看过的有关各地风光的资料,并有了出游的冲动,这就为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和情景氛围。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写景文章的叙述顺序,因此,本次活动不是随兴而谈,而是要体现“策划、计划、听取他人意见”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梳理自己的感受与愿望;二是要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三是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计划。

  “我的小笔头”仍然承接前面的阅读学习,重在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学生习作的实践。本次习作为学生打开了多个选题角度:可以写自己亲身体验的旅游经历;可以站在欣赏者的角度介绍所搜集的资料或图片;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还可以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样,不仅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也给了学生创作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发展语感。

  2、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习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蕴,体验诗人用诗描写游记的手法。

  2、通过口语交际,展示生活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巩固训练。

  3、策略与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的训练以及指导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出示书中两个例句。

  2、自己读例句,指名读。

  3、学生思考:怎样把句子写得有创意、有诗意。

  4、指名回答。

  5、教师提示“鲜美”、“叮当”等词的修饰作用。

  6、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去想象、去写句子。如:“假如雪花、雨丝、朝霞、月色等有了生命,有了色彩,你会怎样描写它们呢?”

  7、鼓励学生分小组练习写,并互相交流,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教师说明要求:句子要正确、通顺,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一味的求异)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乡村四月》,鼓励学生会背的则站起来背、会读的则站起来读。

  2、学生交流从诗中读懂什么?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师生补充描述。

  4、教师说明: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5、学生反复吟诵,同学之间互教互背,达到人人都能熟读成诵。

  三、口语交际:

  1、学生自由阅读“我多想去看看”的要求。

  2、指名阅读。

  3、教师根据以往学习的《东北大森林》这篇课文,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说出那里一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这样就把课文中所介绍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交际内容。

  4、教师提出互相交流时,要来源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在交流时,要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还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建议,学会处理生活中真实的问题,而不是谈论一个虚拟的生活场景。

  5、分组进行组内交流,各组将互相补充并整理的一段话,由小组的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评选最佳小组。

  6、让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说一说。

  四、我的小笔头:

  1、学生自由阅读“我的小笔头”的内容,了解本次写作要写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这样一种思考——一处景物的可爱美丽是因为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给了你快乐和深刻的印象。这样与“我的采蜜集”呼应起来,让学生将从采蜜集中学会的方法,要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3、小组交流自己要写的内容。

  4、指名说一说。

  5、根据《颐和园》、《东北大森林》、《威尼斯的小艇》这三篇课文,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内容,叙述的线索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线索,以具体的“物”为线索,或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6、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内容应该使用什么顺序写。指名说。

  7、学生练习习作

  8、教师将写得较好的进行分析评价。

  9、学生再次改正自己的毛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waipo/44388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