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描写春天的作文1100字

叙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推荐】描写春天的作文1100字集锦七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作文1100字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春天的作文1100字 篇1

  那是春光盈媚的时日,空气里时而飘荡杏子微香。漫绿田野上涌着铺天盖地的黄,灿灿地于骄阳下齐声歌唱。那样的时日,最是适宜于踏青,约上几个好友闲聚,一路源源响起少年人清脆嘹亮的歌声,宛如泉水叮咚。寻香跋涉,少年人推推攘攘,笑笑嘻嘻,漫步于田间阡陌,偶尔看见道边杂土里冒出一两枝晶莹嫩黄的花叶,便惊奇地俯下身,一嗅,再嗅,三五个围成团,诧异于这粗拙的造物环境中竟怎地钻出如此清秀的生灵。

  虽是江南的时地,但春来得却不似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那是娇娇柔柔宛如少妇的春的媚影,迈着轻盈曼妙的舞步,朝两岸绿水青山婀娜微笑。点点嫩绿鲜红,如星光,似火焰,燃烧起一个季节的热情。而今时今地的春,却反倒像个急急躁躁,跌在草丛中的少女,性格刚烈与“润物细无声”的柔静之美相得益彰。她笑,她唱,她闹,不等清风拂绿大地便迫不及待地欢歌人间。你瞧,那田间绽出的花朵,黄灿灿的一片,远远望去如同逐着波浪的海水,香气层层叠叠涌来。

  于是,连诗人的眼睛也不由得亮起来。

  他用墨汁在羊皮纸上书写——春,你是万物的源头,你是宇宙的绚烂之花,你极尽造物之神奇,我为你而倾倒。你如此美好,宛如少女。

  是的,宛如少女。

  由我看来,这春不就是活生生的少女么。

  舞,便舞出百媚千娇,便舞出万紫千红,连那伏于枝头在寒冷和寂寞里安详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花朵,亦不禁醒了来,争着闹着要睹一睹这翩翩舞姿和绝世容彩。你瞧,那紫的紫,红的红,都换上了新衣装点干净,争着闹着从枝头挤出身子观看,全然未曾想过这一夜间的百花盛放,于人世是多么非凡的一场热闹。

  唱,便唱得风情万种,唱得活泼洒脱,连那倦在鸟巢里闷声安歇的鸟儿们亦不禁心一惊,扑腾着翅膀重回大地,啼着清丽婉妙的调子为这杨柳风合奏,空气里平白交错着的是黄莺娇娇滴滴的浅吟,是画眉高昂清亮的颂唱,是燕子欢跃轻盈的呼唤。

  自然,人间四季,每一季都有各自的风情,各自的优雅,引得古往今来文人挥墨扬笔,佳篇无数。但若要我说,最喜欢的还是春。

  我是极不爱那些悲秋伤春的字眼,又是爱极了热烈奔放的春的赞曲。故人感秋,悲秋,伤秋,似乎已经是一件常事了,但凡能被一大群文人骚客追着捧着的感时雅作,必定离不开那些个落花枯叶的场面。在我看来,实在是不能理解。深秋时令,落叶纷纷,草木枯黄,万物凋谢,是再寻常不过的自然规律,纵然你吟,你唱,你千般呼唤,万般恳求,该落尽的还是一片不留。叶枯了,落在土里化为花肥,来年春暖花开便又是一片繁绿,花谢了,正应着残风的凄美,光秃秃的枝桠上偶尔停留一两只报时的寒鸦,叫声凄厉,便被视作悲秋的哀鸣。人们哪里知道,这寒鸦的叫声未尝不是一种欢呼呢?冬来了,春便离之不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寒鸦应是在欢叫,伴随着花的谢去,必定将赢来再次的盛放。也曾有清高之士评论这些咏春佳作,说它们艳俗肤浅,有卖弄文才的嫌疑。但说到底春就如此,活泼的,盛放的,花红柳绿,莺莺燕燕一片,没有丝毫凄惨凋零,无论何时何地,不同角度望去,永远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生机,很能讨得世俗的欢喜。

  少年人许是爱煞了这风景,激烈飞扬,不失年轻的飞舞着的壮阔的美,一路依旧笑笑嚷嚷,摘朵野花互相戴在发间,推着叫着,迈开轻跃的步伐。

  那是带着绝对的信仰,一路寻春的步伐。

  直到暮色渐近,才依依不舍地相互告别。而他们又何尝知道,春正宛如少女般与他们一同走着跳着。夕阳余光照射过绿汪汪的田野,黄灿灿的菜花,倒映出拉长了的少年人归家的影子。

  那亦是春的影子。

  宛如少女,舞便舞出千娇百媚,唱便唱得万种风情。

描写春天的作文1100字 篇2

  今天是正月初八,年,应该是正月初五就过完了。但过年的气氛似乎还没散尽。

  已是晚间子时,我居住的这座城市仍不时有烟花连续升上夜空,在五彩斑斓的焰火绽放之时,炸裂的声响恐怕传到了天外。在这么深的夜还有如此行为,这些人应该是刻意所为吧。他们是对过年沉浸太深而忽略了时间的脚步呢,还是刚由外地返回非要补上这份过年的缺失呢?南方的其他城市会是这样吗?北方亦然吗?

  我不再阅读,却也没有一点睡意,索性走出户外。初春的子夜屋外仍充满寒气,毕竟不是严冬了,倒让我感到精神清爽。在光亮如昼的城市上空弥漫着薄薄的淡黄色的氤氲,不时有一缕火药味袭来,掀动着敏感的鼻翼。我开始想着一些不曾想过的事。

  既然农历年已过,无论是按阳历过生日的人,还是按阴历过生日的人,都应该长了一岁。对此,小孩自然是无动于衷;但期盼他们快快长大的父母,就会对他人强调自己的孩子今年几岁了。中年人对此的反应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觉得自己已在奔“不惑”,赶“天命”,追“花甲”,正在迅速衰老。而那些老年人,对四季的又一个轮回兴许是经历多了,反而不太在意,甚至会说我又赚了一年。这种无所谓的心态,或许是长寿的一个法宝。倒是那些年轻人对年复一年显得比较麻木,他们总觉得人生正如白天与黑夜组成的一本厚厚的书,还够翻一阵的。

  年,过完了,那些为了谋生或担负养家重任的人们,都会外出去实施已做好的谋划。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也许他们已经向亲朋作了话别,并已经打点好行装,为上路做好了准备。我想,将伴随他们去到他乡的行囊里除了别的,一定还装有年迈父母对他们的叮咛嘱咐,有年幼孩子对他们的依恋不舍。

  与亲人年前重逢,年后离别,这是中国文化派生出的独特现象,也是中国人多年来共有的经历。然而较之于离别,重逢总是短暂的。其实人生就总是在重逢和离别之间折转。

  离别,不免令人感伤,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故土,想必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然而年,毕竟过完了,为了生计,许多人还得离开亲人故土。我知道,他们大都选择早行,将在黎明前向年迈的父母道一声保重,把吻别的余温留给睡梦中的孩子,然后转身融入夜色,踏上漫漫旅途。当然,这些远行的人还把一些精神方面的东西留在了家里,那就是年前千里返家、父母能感受到的那份孝顺,或者是年幼孩子长成后记忆中的那份甜柔,抑或两者兼有。

  我虽然已经回到居室,但思绪仍在紧随那些早行人的脚步,脑海中便出现了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早闻、早思、早见。其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历代传诵的名句。这两幅由名词组成的画面,突出了秋季早行的特征,表现了游子在凌晨路上凄冷、寂寥的感受。当然,今天的`早行人不大可能出现在此诗描绘的景物中,但在旅途思念亲人、故乡和惆怅的心境应该是一致的。

  年,过完了,意味着春天开始统领天下。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枯衰的草木又将萌芽,并最终走向蓬勃葱茏。而人非草木,其生命没有枯荣的更迭。但人在事业上的衰败却可以重振,只要你执着,只要你有心。有两句歌词就写得很好: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

  20xx年正月初九日于四川成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ushi/34011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