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2)

财务分析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资本状况

  201*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整体偏紧,尽管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保持20.5%的相对高位,信贷投放和吸收存款压力也仍然较高。

  201*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为“新办法”)正式实施,该管理办法根据国际统一规则,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按照新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从201*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从而难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必须从201*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2021年年底彻底退出。相对于老办法,新办法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更高,资本定义更为严格,风险资产覆盖面更加广泛。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施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将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限额与资本充足率挂钩,资本充足率下降直接减少贷款限额。

  因此,随着资本监管要求的提升,各行发行的次级债都必须符合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然而,发行转股型的次级债障碍比较多。由于债券和股票市场并未打通,转股型次级债涉及到不同市场和不同部门的审批和协调,且不同市场间的转换也较为复杂。因此,银行仍然更倾向于发行减记型次级债。

  截至201*年年底,多家银行均已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计划,但均尚未具体实施。其中,1月,工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工行在2014年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的议案。4月,平安发布公告称,未来三年,该行拟新增发行总额不超过折合人民币500亿元、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用于补充二级资本,并于5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月,中行发布公告称,为补充该行二级资本,该行将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议案。8月,中信发布公告,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370亿元的二级资本工具,债券不少于5年期。9月,光大也发布公告,称银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此外,民生3月发行了2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除了发债之外,增资扩股也成为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

  201*年,有不少银行推出了股权融资的方案。除了2012年12月31日,兴业实施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235.32亿元。201*年9月,招商A+H配股方案获批,在A股市场上配股获得275.25亿元的融资。9月,光大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如表1所示)。

  图4列示了2003?201*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图中可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和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2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办法称,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二)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截至201*年年底,我国银行业整体加权平均核心一级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95%,较年初上升了0.1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19%,较年初下降了0.29百分点。按照201*年资本充足率过渡期最低要求(8.5%),全部商业银行中仅有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未达标。

  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标准中处于安全区间。201*年,除交行外,4家大型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披露杠杆率,整体较上年都有提高,4家银行平均水平为5.67%,比上年提高了0.56个百分点,高于银监会规定的4%的最低监管要求,其中,最高为建行(6.01%),农行相对最低(5.21%)。

  图4列示了截至201*年年底,按照“新办法”统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许多银行无前期比较数据,因此我们只列示了201*年的三项指标。图中可见,对照“新办法”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全部达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5%,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6%,资本充足率均超过过渡期最低要求(8.5%)。5家大型银行是公认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银监会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

  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股份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是相同的。其中建行三项指标均最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75%,资本充足率为13.34%,工行三项指标均列第二,交行的核心一级资本率和一级资本率排列在第三,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排列在第三。五大行中农行的三项指标均最低,且只有农行的一级资本率这一项没有达到9.5%的要求。

  12家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但整体水平低于大型银行。浙商资本充足率达到11.53%,从上年的亚军位置上升到股份制银行之首。中信和招商以11.24%、11.14%分列第二和第三。而广发、华夏和平安是股份制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三家银行,均没有超过10%,其中广发只有9%。

  股份制银行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也是相同的。其中,招商以9.27%排名第一,主要是由于招商在历时两年后终于在201*年顺利完成A+H配股融资,及时有效补充了资本。招商在折扣率较低的市场环境下以A股96.39%的认购率,H股超额认购部分达到457.81%,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336.6亿元。恒丰和浙商以9.21%和9.17%分列二三位。此外,光大以9.11%也名列前茅,主要是由于12月光大成功实现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含2014年1月行使超额配股权),也达到了提升资本实力的效果。

  纵观各行年报,各家银行应对“新办法”、新监管、新要求的举措可大致归类为:进行资本储备,完善制度建设,关注资本充足及资本回报的平衡关系,改造和升级信息系统、建立建全、优化细化计量模型,加强资本管理监督评估,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caiwufenxibaogao/1913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