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左传原文及翻译(10)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左传僖公齐桓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2],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3],北至于无棣[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5],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6]。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7]?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8],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9],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注释】

  [1]蔡:春秋诸侯国,周武王母弟叔度的始封地,国都在今河南上蔡县境。

  [2]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牛马公母相诱而追逐称为风。此句意谓齐、楚相距很远,即使像牛马相诱而追逐跑得很远,也不至于互相侵入边界。

  [3]穆陵:今湖北麻城县北的一些地区。

  [4]无棣(dì):今河北卢龙一带。

  [5]缩酒:有二意,一为用菁茅榨酒;一为祭祀时将菁茅立在地上,将酒浇在上面,酒顺菁茅滴下,像神饮酒。

  [6]召陵:地名,当今河南郾城县境。

  [7]不穀:自贬之称,类似"寡人”等。

  [8]徼(yāo):求取。

  [9]方城:楚国北部疆界的城防。

  【译文】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齐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的军队侵伐蔡国,蔡国被打败,他们又进攻楚国。

  楚成王派出的使者对齐桓公说:"你们居住在北海边上,我们处在南海边上,就是公、母牛马相追逐也不至于及于两国的地界呀,没有预料到你们会进入我国领土,什么原因啊"?管仲对他说:"原来西周的召康公授命我们的先君姜太公说: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分管九州的方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此辅佐西周王朝。赐我们先君范围,让他可以东到海上,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对王室上贡连一束包茅都不给,周王的祭祀你们都没有礼物供给,周室里连榨酒的原料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向你问罪。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去,我们要向你问个究竟"。使者对他说:"应上贡的没有上贡,这是我们的罪过,哪里敢不供给呢?昭王不复还的原因,那请君去问长江堤岸吧"。诸侯国的联军继续前进,停留在楚国北部要塞外。

  夏季,楚成王又派屈完去到诸侯的军队里交涉。终于使这支军队后撤,停留在召陵。

  齐桓公将诸侯国的军队陈列好阵势,同屈完在车上观看。齐桓公说:"向楚国进攻这哪里是我要想做的事情呢?我想的是要继续咱们两国先君的友好,你们与我和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你要为我们的国家人民求福,扶助我们的国君,那是我们的愿望啊"。齐桓公说:"用如此多的军队去打仗,有谁能抵御得了?用这支军队攻城,有什么样的城能不被攻破"?屈完对他说:"你如果用仁德来抚绥各国,谁敢不服从你?你如果以暴力来对待,楚国北部的方城就可以当作城,汉水就是池,虽然你的军队众多,没有什么用处"。

  屈完与各诸侯国举行了会盟。

  【评析】

  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一些诸侯国的军队侵进楚国。楚国大臣据理质问,迫使齐桓公退兵。楚大臣理直气壮而委婉的外交辞令及捍卫国家主权的态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美谈。

左传僖公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1]。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大王之昭也[2],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3],藏于盟府[4]。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5]?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6]。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7],天策焞焞[8],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

  【注释】

  [1]玩:戏弄、玩耍。

  [2]大王之昭:昭、穆是周代规定的家族宗庙和墓葬中的排列秩序,始祖居中,始祖以后第一代排在左边称昭,第二代排右称穆。之后凡奇数代皆为昭,偶数代为穆。

  [3]勋:功劳。

  [4]盟府:收藏盟约、誓词的府库。

  [5]逼:威逼。

  [6]腊:祭名,十二月祭祖先。

  [7]鹑(chún):星宿名,亦称鹑火星。

  [8]焞(tūn):星光暗弱。

  【译文】

  晋献公再次从虞国借道来进攻虢国。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要灭亡了,那虞国就会跟着灭亡。对待晋国不可开启大意之心,对待敌寇可不能当儿戏。有一次就够过分的了,哪里还能再让他一次呢?谚语所说:车辐与车身互相依赖,嘴唇失掉后牙齿就会寒冷的话,正说明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哪里能够害我呢"?宫之奇对他说:"西周初的太伯、虞仲,是列在昭位上的太王古公直父的儿子,太伯不常跟随太王,所以他就没有继承太王的王位。虢仲、虢叔,是列在穆位上的周王季历的儿子,他们都是辅佐文王的卿士,有功于王室,功绩的记录都保存在王室的档案中,晋国还要把他们的后代消灭掉,虞国有什么值得他们爱护的呢?况且虞国还能比得上晋献公的祖先曲沃桓叔、庄伯与晋献公的亲近吗?晋献公对这两位祖先总是爱的吧,可曲沃桓叔、庄伯的宗族有什么罪而成为他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这两宗的人多,使晋献公受到威胁吗?亲族们都因为争权而相互排挤,为争宠而残害对方,又何况是国家之间呢"?虞公说:"我祭祀神灵用的物品又多且又干净,神灵一定会依从我"。宫之奇又说:"我听说过,鬼神并不亲近所有的人,而只依从德行。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并没有偏亲偏爱,只是按照德行进行辅助。又说:祭祀品的黍谷一类不是最香的,光明的品德才是最芳香的。又说:百姓是不会改变祭祀物品的,只有德行可以抵作祭祀品。如此说来,没有仁德,人民就不团结,神灵就不会享受祭献。神灵的凭依,将看德性。如果晋国取得虞国,而把光明道德作为芳香之物献给神灵,神灵还会把这种光明道德吐出来吗"?虞公还是不听他的话,答应晋国的使者借道。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了,他说:"虞国到不了腊祭的时候了。就在这次的行动了,晋国再不会来借道了"。

  鲁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日,晋献公率军包围了虢国的上阳。晋献公问卜偃说:"我们会成功吗"?卜偃回答:"会攻克它的"。晋献公问:"什么时候能攻克"?卜偃回答说:"有童谣说:丙子日的清晨,龙尾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的辰位,黑色的戎服威武齐整,正好夺取虢国的旗帜。鹑火星似火焰喷射,天策星暗淡无光。鹑火星移到正中天时军旅整顿,虢公只有逃奔。按这说法,攻克下阳就在九月、十月交会之时了。丙子日的早上,太阳在龙尾宿的位置,月亮在天策星的位置,鹑火星到了中天,那一定是这个时候了"。

  这年十二月丙子日,正是初一日,晋国灭亡了虢国。虢公丑逃奔到东周京城。晋国军队返还,驻扎在虞国,于是袭击虞国,灭亡了它。捉拿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用他们做晋献公的女儿即秦穆公姬妾的陪嫁,晋国仍然祭祀虞国的山川之神,虞国原来承担的给东周王室的贡献物由晋国承担。

  所以《春秋》写道,"晋人捉拿了虞公”。意思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明夺取虞国的容易。

  【评析】

  鲁僖公五年(前655),晋国企图将虢国、虞国一起攻灭,以进攻虢国为名,借道虞国。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告,允许晋国借道,结果灭亡。这就是历史上"唇亡齿寒”的故事。

  左传僖公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3]。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4]。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5]"。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6],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7],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8]"。

  【注释】

  [1]泓:水名,当在今河南柘城县北。

  [2]既:尽,全。

  [3]门官:卫士。

  [4]禽:同"擒”。二毛:头发花白的人。

  [5]鼓:进攻。

  [6]勍(qínɡ):强有力。

  [7]耇(ɡǒu):年老。

  [8]儳(chán):不整齐,指军队混乱,无队列。

  【译文】

  楚国派军队进攻宋国以解救郑国。宋襄公正准备与楚国进行战争,大司马公孙固进谏说:"上天遗弃了商朝(指宋国)很久了,你想要复兴它,上天是不会赦免你的"。宋襄公不听。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初一,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水旁展开战争。宋军已经列好队伍,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大司马说:"对方军多我方军少,趁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河,赶快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可以"。楚军渡河后还没有列阵,大司马又让宋襄公出击,宋襄公说:"还不行"。等楚军列好阵宋军才出击,宋军溃败下来。襄公大腿被伤了,卫兵全阵亡了。

  宋国的国人指责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使人受两次伤,不擒获花白头发的人。古来的打仗,不用险阻隘障,我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剩余之人,也不会击鼓进攻不成阵势的军队"。宋国大夫子鱼说:"君主不懂战争。强敌的军队,遇到隘障而又不列战阵,正是上天帮助我们,利用险阻击鼓进军,不是正好吗?这样还害怕不能取胜呢。况且,现在这些强壮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老的人,只要能获胜就要捉取他们,哪里还顾及到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呢?辨明耻辱,训练战斗,是争取去杀敌的,打伤还没有到死,为什么不再打?如果怜惜两次受伤的人,那就应当不去伤他;怜惜花白头发的人,那就应当不打仗而劝服他。三军当在有利的形势下使用,鸣金击鼓是用以鼓动士气的,见利而用兵,利用险阻打击敌人是可行的,金鼓之声大作鼓起战士高昂的斗志,击鼓进攻混乱的队伍是必须的"。

  【评析】

  宋襄公不懂得战争是武力的残酷较量,而在战争中施仁义,不擒"二毛”,结果被楚军大败,成为历史笑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2646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