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籍收藏家的生涯(3)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藏书家陈朝晖与线装古籍之缘

  重庆市涪陵区陈朝晖藏书4万多册,其中经、史、子、集占了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线装古籍。今年第五届重庆读书月“四个十佳”评选活动中,陈朝晖家被评为十佳书香家庭。

  1、废品店里淘宝

  陈朝晖今年45岁,涪陵区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监察站职员,妻子周朝毓自办文化公司,儿子陈宇立读高二。从1986年读高中时开始,陈朝晖就开始收藏书籍,对线装古籍产生兴趣,则始于10年前。“2002年,我在一个废品店发现了一本线装《本草纲目》,书页发黄,有很多残页,仔细一看,竟是清道光丙戌(1826年)英德堂刊本。”这是陈朝晖拥有的第一本线装古籍,从那时起,他辗转于重庆、成都、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的旧书店和废品店,至今,家中古籍类藏书超过3万册,现代图书万多册。

  2007年以后,陈朝晖很少再搜寻线装古籍。“90%的藏书都是那5年间收集的。之前,多数人对古籍认识不够,好书两三块钱一本也没人要。而现在,一本线装书动辄几百元乃至上千元,已经变成了炒作。”

  2、书房取名书味斋

  2002年至今,陈朝晖搬过三次家。“每次都很麻烦。”陈朝晖说,搬家只需要一天时间,但将4万多册书籍打包装箱却要八九天。先用麻袋打包,再装入纸箱,大大小小200多箱,光是买纸箱的钱就超过1000元。“邻居都笑我,书比家具还要多,两吨位的大卡车,家具装了1车,藏书却装了4车,还怕浸水、磕碰、遗失。”陈朝晖现在的家,书房有30平方米,每间卧室都配有书柜,仍显得拥挤。无奈,他打算附近租一个仓库来存放书籍。

  2011年7月,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裕纲到陈家作客,藏书之众,让他十分感叹:“专业机构收藏的古籍也没你这么多吧?”遂提笔写下了“书味斋”三个大字,陈家书房从此得名。陈朝晖说:“书味斋取自北宋大儒程颐的名句: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书先戴手套每次翻阅线装书,陈朝晖总带着一双厚厚的白手套,这是为什么?陈朝晖说,一方面古书经历几百年风霜,非常脆弱,容易破损;另一方面,因为年代久远,辗转流落多地,书页中细菌、螨虫多不胜数,容易感染皮肤病。

  陈家众多藏书中,较为珍贵的明代善本有1000册左右,较特别的有成都地区的第一份报纸《蜀学报》,由维新人士宋育仁1898年创办。但陈朝晖并没有待价而沽的打算:“在有些藏家眼里,古书是钱,在我眼里,它们就是书,是不可再生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411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