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张孝祥《西江月 黄陵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译词]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湖光。

  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

  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

  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试题】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

  ① D

  ②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题目解析]

  题目中的“胸怀”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两处具体描写”指的就是具体形象,“略作分析”则要求分析出是哪处具体描写(形象)怎样展示出的某种胸怀(感情)。

  [评分答案]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备考答案]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从容面对世事人生的旷达宽广的仁人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例如词的上阕,诗人乘舟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更没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在诗人旷达的胸怀里,险恶的风浪只不过是水神为挽留而召唤来的粼粼细浪,他仍然瞩目烂漫斜阳。把风波险阻当作感受世事人生的机遇,这与“穿林打叶,吟啸徐行”的景象异曲同工,正是诗人宽广思想境界的写照。

  又例如词的下阕。“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险恶的风浪中充满着对来日“风回”的信念,有着这“更好”的信念,那么今夜在风浪中“露宿”又算得了什么?这真是达人快语,广阔胸襟。在诗人耳内心中,风浪咆哮的声音竟如同水晶宫殿里传来的轻曼的《霓裳羽衣曲》,这分明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问君何能尔?”因为诗人有坚定的信念:明天准定登上岳阳楼。这种倾慕和信念表明,诗人已经具备了宽广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6197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