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原文及译文解析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盎曰:"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一横。及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盎素不好晁错,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闻,晁错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上召袁盎入见,袁盎乃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遂诛晁错。

  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①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尝上书有所言,不用。后袁盎病免居家,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余曹,备之!"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太史公曰: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好声矜贤,竟以名败。

  【注】①"元王",即楚元王,其子为平陆侯刘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盎遂不谢谢:推脱。

  B.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有力:出了力

  C.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 案:查究

  D.梁刺客......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遮:阻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绛侯免相之国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①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①以不用公言至此 ②市人皆以嬴为小人

  D.①专为蔽匿,言不反 ②如姬为公子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引义慷慨"的一组是

  ①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②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③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

  ④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

  ⑤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

  ⑥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为人敢言直谏,强调等级名分和"礼"的规范,不能骄矜无礼。他对绛侯和淮南王骄矜无礼的行为就感到不满并向孝文帝提出了谏言。

  B吴楚叛乱后,晁错诬陷袁盎收受吴王财物,对叛乱知情不报。袁盎就向皇上说明了吴王谋反是晁错唆使的缘故,只有赶快杀掉晁错以示拒绝,吴军才可能停止。

  C梁王想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袁盎进言劝说,从此以后,这种议论便被中止,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曾经派人刺杀袁盎。

  D司马迁认为,在孝文帝刚继位时,袁盎碰上了适宜的时代,才智得以施展。而时局在变动着,等到吴楚反叛时,他诛杀晁错的建议虽被采纳,但他已不再被重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6591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