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2)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之 (1)代词 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a 用在主谓之间 无意 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b 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 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 译为 “到 ”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 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a 在 其一犬坐于前b 到 指通豫南

  C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向”“给”“对” a向 告之于帝

  b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1)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用”以刀劈狼首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词(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 可译为 “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 可译为“从”

  (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 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表原因 可译为“由于”“ 因为”扶苏以数谏故

  (3)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4)表连接 可译为“而”,或不译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焉 语气词 (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万钟于我何加焉? 又何间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 之为代词 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代词 (1)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为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 wèi 表因果关系 因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

  所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 所忆都是所字短语 ,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 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 ”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知识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杂然相许

  (3)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 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 (1)代词 a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

  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 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称代词 蹲其身,使与台齐

  (2)加强语气 其如土石何?

  乃 (1)连词a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 于是才 终于”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1)指示代词 念fú 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a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而 (1)表顺接 可译为“然后”“就” 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 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黑质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默而识之 恂恂而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4443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