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教案设计(17)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新课讲解:

  出示投影片.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B点)为B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A点抽一小旗作标志)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到C处时,测得∠ACB为30°,这时,地质专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

  学生们很想知道,这样估测河流宽度的根据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由性质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的变化,引出研究的内容??在△ABC中,苦∠B=∠C,则AB= AC吗?

  作一个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然后观察两等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2、小结,通过论证,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板书定理名称).

  强调此定理是在一个三角形中把角的相等关系转化成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类似于性质定理可简称“等角对等边”.

  4.引导学生说出引例中地质专家的测量方法的根据.

  例题与练习

  1.如图2

  其中△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

  2.①如图3,已知△ABC中,AB=AC.∠A=36°,则∠C______(根据什么?).

  ②如图4,已知△ABC中,∠A=36°,∠C=72°,△ABC是______三角形(根据什么?).

  ③若已知∠A=36°,∠C=72°,BD平分∠ABC交AC于D,判断图5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

  ④若已知 AD=4cm,则BC______cm.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1345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