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过关训练题精选(1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A.1:1 B.1:2 C.1:3 D.1:6

  高三物理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①F合=0(严格条件)②F内 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 - F2 所以: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 表示,则有:

  代入 并整理得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7074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