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态及应对方案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师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教师的摇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更是教育发展和师范教育规律的根本要求。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院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主要是教师的竞争。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师德师风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师德是职业道德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的情操,师德作为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师德作为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有的道德面貌和道德境界的客观反映,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向年轻一代播种希望的种子,开拓未来。人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主要是在学校阶段确定形成的,学生往往是从教师的言行中吸取合理的观念,这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负有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比其它职业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从教育劳动的手段看,教师所凭借的是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这两个最重要的工具及完整的个性,教师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一种集体协作劳动,是在个体劳动之上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改革和设计,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体完成、个体执行。教师劳动效果取决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教师是否尽心尽力,质量如何,很大程度是靠教师的自觉性,外界很难监督检查,这就涉及师德水平的问题。教师劳动自由度大,教师个人的觉悟和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劳动的空间范围也较大,涉及到校内外、课内外,在其他社会活动中也透渗着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很大灵活性,行政手段不可能完全制约,很多时候就要靠教师的觉悟和师德水平来自我约束。

  “学者无心、教者有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工作,需要更高的师德水平作基础。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品格就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2·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教师道德与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关系的建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不健全,在新旧不同的教师道德交替互补时,市场经济必然同教师道德产生密切关系。它不断地丰富教师道德的内容,也对教师道德产生影响,市场经济更需要道德而且还必须以一种新的道德思想作为其观念基础。任何社会为维护一定的秩序,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要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协调规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教师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具备新的时代内容,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打破了原来的人际关系范围,商品货币作用的扩大,使人们充分重视经济利益,产生图利思想,在等价交换和竞争原则下,金钱意识、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观念必然会浸入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领域,而目前许多地方教师经济地位不高,使教育和教师必然会受到经济的巨大冲击。在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中,当道德规范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作出客观的评价与选择,对于每个从业者来说,需要更高的职业道德建树,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与选择。

  3·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需要教师有更高的师德建树。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日益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教育趋势,正从单一向学生传授知识向着重开发学生智能的趋势发展,教育的显著特点正由单纯的传递性转向开发性、创造性、指导性、综合性、社会性和终身性;先进教学设备的逐步运用和知识的不断创新,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教与学的差距拉大,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增大,学习的自主时间增多。同时,教育的范围扩大、手段拓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权威式的教育逐渐被改变,教师的权威受到冲击,教师和学校已不再是求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的作用有一部分被分解到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上。如何认识传统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的特点,如何认识现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将是学校和教师面对的一大课题。怎样处理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变化,把握现代教育的规律等,都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师德修养和建树。

二、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逐年壮大,特别是青年教师增多,使得高校教师年龄结构不断趋于年轻化,并不断成为高师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年轻教师对教育的原则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职业心理和职业品质还未完全养成等原因,使高校年轻教师队伍在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高师教育发展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有:

  1·政治素养不高。年轻教师队伍中,许多是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很快从一个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地位和身份变了,思想认识上还未完全转变,不可能从一个受教育者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一下子转变为一个全面的教育者,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还有模糊认识。

  2·敬业精神不足。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教师这一职业更应如此。因诸多因素,部分年轻教师缺乏足够的敬业热情,表现为有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却热衷于第二职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对本职工作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甚至讨价还价;有的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备课马虎,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有的缺乏必要的职业纪律,随意迟到早退,随意调课,课堂中随意接打电话等。

  3·职业意识淡漠。教师作为社会一种特殊职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师的最高道德境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天职就是育人,其意义已经超出职业本身。部分年轻教师把教书当作单纯的谋生手段,只教书不育人,认为育人是校系领导、班主任及政工干部的事情,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只注意课堂上几十分钟,很少不注意和研究从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有的甚至在课外与学生一起猜拳行令,发泄牢骚,对学生一些违纪违规及不良行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4·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较为普遍。高校相对基础教育来说拥有较好的智力资源和物质手段,开展科研活动本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提高教育教学,开展科研活动是对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理应倡导。就学校来说,科研和教学都不能误,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但部分青年教师因评职晋级的需要,潜心研究,撰书立著,用功甚深,因而忽视或难予顾及教学。教学上只能是完成任务了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有的科研究虽获得一定成就,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情况下,教学和育人工作只能是仓促应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8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