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幼师如何提高幼儿故事教学效果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事实上,儿童故事以其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活泼可爱的形象,成为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为幼儿的行为、品德提供榜样。同时,儿童故事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色彩,幼儿尽可在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这对触动幼儿思维灵感、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故事教学中,只要我们依循儿童天真、好奇、无拘无束、富于想象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多形式的开放性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思维定向性训练为多向性、变通性、求异性训练,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

一、手势的运用

  在故事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手势(用手指和手臂作的各种姿势、动作)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用一只手做孔雀,用两只手表演狐狸,运用手势能有效地提高故事教学的效果。

  (一)手势的特点

  1、形象性:手势能将故事的角色和情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的眼前,从而促使幼儿展开积极的形象思维。

  2、动态性:做手势是一种活动,它能从视觉的角度增加动态,使角色和情节在幼儿眼前“活”起来。在故事讲述中,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幼儿的接受需要。做手势不仅会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还会有效地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3、表演性:手势演示实质上是一种生动、活泼、简便的表演形式。当幼儿运用手势讲述故事时,可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获得表演的乐趣。

  4、象征性:手势表现的是角色的典型特征,它是象征性的。幼儿借助这些象征性的手势进行想象并加工转化成生动的角色形象,因此,手势的运用能调动幼儿记忆、讲述的内在动机,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运用手势时,不需要准备材料,不需要创设太多的情境,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运用,非常方便。

  (二)手势的运用

  1、用于教师讲述故事

  如果教师能边讲述边用手势表演故事内容,使幼儿受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那么必然会使讲述更具吸引力。例如第一遍讲《金鸡冠的公鸡》时,教师左手做公鸡状,右手做狐狸状,边讲边演,幼儿兴趣倍增,听得非常专注。一些幼儿还情不自禁地学做手势,学讲故事,提高了幼儿听和学的积极性。

  [page_break]

  教师在故事讲述中的手势运用应注意几点:

  (1)第一遍讲故事时不要运用手势,以便让幼儿专心地欣赏作品,第二遍讲述时可用手势辅助;

  (2)教师做的手势要形象地反映事物的典型特征,并让全体幼儿看清楚手势表达的意思;

  (3)教师的手势不要成为规定的范式,应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手势;

  (4)教师运用手势讲述时,应以讲述为主,手势为辅,不要喧宾夺主。

  2、用于幼儿复述故事

  以往复述故事的做法较单一,难以调动幼儿反复讲述的积极性,而加入手势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故事的记忆。复述时的手势运用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1)个人复述:幼儿在集体复述或个别复述时,先独自伴以手势练习,然后将故事讲给自己、同伴或众人听。

  (2)幼儿合作复述:两个以上的幼儿自愿组合,伴以手势一起合作来复述故事。因为用手势合作复述需要分配角色、协调关系,所以应在幼儿经过个人练习,并对该故事讲述已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幼儿手势合作复述可以提高复述的效果,如谁讲述时有困难、说错了、忘记了,就可以相互提示、纠正;合作表演还能促使合作者协商、交往,有益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师生合作复述:教师有时可与一个或几个幼儿运用手势合作进行复述。教师的参与不仅能明显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

  3、用于幼儿创编故事

  创编时运用手势不是辅助现成的故事讲述,而是让幼儿对手势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例如,教师单手握拳,让幼儿想象这个手势像什么。经过幼儿的大胆想象,便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如石头、面包、锤子、西瓜等。有时教师还可以做一连串的手势,让幼儿对此进行创造性想象,并据此讲出小故事。此进行过程是这样的: 在做手势前先让幼儿明确教师的意图,如要求幼儿仔细看教师要做什么手势,手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进行手势演示,让幼儿反复观察、想象该手势所表示的意义,最后由幼儿根据这些手势创编故事情节。

  最后,有两点需要说明:

  (1)运用手势时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鼓励幼儿为同一个角色创编各种不同的手势,所编手势只要能反映角色的典型特征就行,不必过于追求逼真;

  (2)运用手势来讲述,对故事应有所选择,以动物为角色的童话故事一般比较适合运用手势来讲述。

二、设问的运用

  (一)设问的种类

  1、回忆性设问。这种设问的目的是指导幼儿回,有时是回忆故事的要点,如题目、角色;有时是回忆故事的具体描述,如事中的角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是回忆故事情节线索,如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等。

  [page_break]

  回忆性设问在故事教学中用得最多。在设计这类提问时,应该注重两点:一是要克服模式化的弊病,不要千篇一律,而要根据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设问;二是要调动幼儿设问的积极性。由于回忆性设问是复习性的,易使幼儿感到乏味,因此要在趣味性上下功夫,让幼儿乐于答问。

  2、分析性设问。这种设问的目的是指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如“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等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08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