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计划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会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函数y=a(x—h)2+k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函数y=a(x—h)2+k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测、归纳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y=a(x—h)2+k的性质。

  【难点】

  正确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函数y=a(x—h)2+k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函数y=x2+1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函数y=x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2。函数y=—(x+1)2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函数y=—(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y=—(x+1)2—1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函数y=—(x+1)2—1有哪些性质?

  (函数y=—(x+1)2—1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是(—1,—1)。)

  二、新课教授

  问题1:你能画出函数y=—x2,y=—(x+1)2,y=—(x+1)2—1的图象吗?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作图,巡视,指导。

  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形。

  教师对学生的作图情况作出评价,指正其错误,出示正确图形。

  解:(1)列表:

  xy=—x2y=—(x+1)2y=—(x+1)2—1

  …………

  —3——2—3

  —2—2——

  —1—0—1

  00——

  1——2—3

  2—2——

  3——8—9

  …………

  (2)描点:用表格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连线:用光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得到函数y=—x2,y=—(x+1)2,y=—(x+1)2—1的图象。

  问题2: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y=—x2向下x=0(0,0)

  y=—(x+1)2向下x=—1(—1,0)

  y=—(x+1)2—1向下x=—1(—1,—1)

  问题3:从上表中,你能分别找到函数y=—(x+1)2—1,y=—(x+1)2与函数y=—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上述图象。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让各组代表发言,达成共识。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补充。

  函数y=—(x+1)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1)2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函数y=—(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故抛物线y=—(x+1)2—1是由抛物线y=—x2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x+1)2,再将抛物线y=—(x+1)2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除了上述平移方法外,你还有其他的平移方法吗?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适当提示。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让各组代表发言,达成共识。

  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补充。

  抛物线y=—(x+1)2—1是由抛物线y=—x2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x2—1,再将抛物线y=—x2—1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问题4:你能发现函数y=—(x+1)2—1有哪些性质吗?

  师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让各组代表发言,达成共识。

  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补充。

  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1。

  三、典型例题

  【例】 要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在水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安装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 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3 m,水柱落地处离池中心3 m,水管应多长?

  师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积极思考、解答。

  指名板演,教师讲评。

  解:如图(2)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点(1,3)是图中这段抛物线的顶点,因此可设这段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a(x—1)2+3(0≤x≤3)。

  由这段抛物线经过点(3,0)可得0=a(3—1)2+3,

  解得a=—,

  因此y=—(x—1)2+3(0≤x≤3),

  当x=0时,y=2。25,也就是说,水管的长应为2。25 m。

  四、巩固练习

  1。画出函数y=2(x—1)2—2的图象,并将它与函数y=2(x—1)2的图象作比较。

  【答案】函数y=2(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再将y=2(x—1)2的图象向下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即得函数y=2(x—1)2—2的图象。

  2。说出函数y=—(x—1)2+2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的关系,由此进一步说出这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答案】函数y=—(x—1)2+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x2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其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是(1,2)。

  五、课堂小结

  本节知识点如下:

  一般地,抛物线y=a(x—h)2+k与y=ax2的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向上(或下)向左(或右)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k。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确定。

  抛物线y=a(x—h)2+k有如下特点:

  (1)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

  (2)对称轴是x=h;

  (3)顶点坐标是(h,k)。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研究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及其性质。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y=a(x—h)2+k与y=ax2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只需对y=ax2的图象做适当的平移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由y=ax2得到y=a(x—h)2+k有两种平移方法:

  方法一:

  y=ax2

  y=a(x—h)2

  y=a(x—h)2+k

  方法二:

  y=ax2

  y=ax2+k

  y=a(x—h)2+k

  在课堂上演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两种平移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这里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效果会更好。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

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3.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4.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练习题

5.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设计

6.《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反思

8.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531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