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探讨如何利用水资源的论文(7)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六篇:富水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1流域水资源状况

  1.1水文气象

  富水流域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具有较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干旱指数0.76。多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594mm,是湖北降水量高值区之一,雨水丰沛,降水季节早,3月份便开始多雨,连续4个月最大降水量为4-7月,占年降水量54.1%,7月以后雨水稀少,常出现伏旱。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11mm,陆地蒸发量726mm,日照1891h,无霜期253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流域内暴雨发生较多,但大强度的暴雨多发生在下游,阳新县枫林铺1984、1994年发生过24h雨量达300mm以上的`暴雨。

  1.2水资源量

  富水流域年降雨量和径流深是省内高值区之一,水资源丰富,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817mm,多年平均径流量43.37亿m3。径流年内分配特点是:汛期5-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6.8%,属湖北省内比例低值区;枯水期10-4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43.2%,属湖北省内比例高值区。富水洪水大多发生在7月以前,主汛期为5月1日至7月15日,其径流量占汛期5-9月径流量的71.2%,主汛期来水占年来水的40%。通山县位于富水流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680km2,富水流域在该区面积2360km2,占国土面积的88%。多年平均降雨量1570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8月份。多年平均径流深881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2.34亿m3,地下水资源量4.7亿m3。多年平均产水模数88.09万m3/(km2a)。阳新县位于富水水库大坝下游,全县国土面积2780km2。富水流域在该区面积2245km2,占国土面积80.8%。多年平均降雨量1371.2mm,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0%,最大月降水量多出现于6月或7月。降水量年际变化系数为0.36。多年平均径流深733.1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0.35亿m3,地下水资源量5.12亿m3。过境客水水资源量29.38亿m3(不包括长江)。

  1.3水环境质量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3838-2002)进行综合评价,富水流域的富水水库和富池口水质状况,除总氮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外,其余各指标满足Ⅱ类水质标准,符合《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中该流域执行Ⅲ类水质标准的水质管理目标。富水干流阳新县境内现状水质Ⅱ类。流域内其他水域水质状况:十里湖水厂Ⅱ类,王英水库Ⅲ类,网湖Ⅲ类。通山河水质较差,局部达到Ⅴ类。富水流域污染源主要为农田回归水、工矿企业废水、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水资源分区

  按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富水是Ⅳ级流域分区,Ⅱ级流域分区属于宜昌至湖口,Ⅲ级流域分区属于城陵矶至湖口右岸;按行政分区,富水主要跨通山、阳新二县,大冶有一小部分。富水流域在通山境内的面积有2360km2,在阳新境内的面积有2245km2,在两县的面积之和为4605km2,占富水流域总面积的86.7%、占两县国土面积之和的84.3%。两县的人口、工农业生产、城镇主要集中在富水流域内,相应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也集中在富水流域。另外,在三溪河上游支流冠塘港流域有140km2在大冶境内。富水流域以富水水库大坝为界,富水上中游用水户几乎都是通山县的用水户,富水下游用水户主要是阳新县用水户,另有少量用水户在大冶境内。

  2.2蓄水工程

  通山县境内,除富水水库外,分布在富水支流上已建成的蓄水设施主要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76座、塘堰2861处,蓄水工程总集雨面积130.7km2,总蓄水容积1.16亿m3,总兴利库容0.91亿m3,设计供水能力为1.090亿m3,现状供水能力达0.821亿m3,设计灌溉面积10133hm2,实际灌溉面积6840hm2。通山县境内主要为山地和丘陵,耕地较少,且多为山坡旱地。能够灌溉的耕地主要是山冲、垄畈和河谷平畈耕地,一般通过蓄水工程自流引灌。阳新县境内,富水下游山丘区建有124处水库、6000多处塘堰等蓄水设施。其中大型水库1处、中型水库2处、小(一)型水库19处、小(二)水库型102处,总库容7.63亿m3,兴利库容3.4亿m3,现状供水能力1.58亿m3,设计供水能力2.68亿m3。分布在富水河左右岸的引水涵闸17处、富水出口1处,均为排涝和灌溉双向排/引水涵闸。下游两岸现有固定提灌泵站9处,装机容量2780kW。

  2.3供水量

  2010年,富水流域水利工程供水总量为3.930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789亿m3,地下水工程供水量0.141亿m3。地表水供水分蓄、引、提工程供水,地下水供水分浅层、深层地下水工程供水。流域内各县不同工程供水量见表1。

  2.4用水量

  2010年,富水流域各行业用水总量为3.930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为1.887亿m3,其次是工业用水量,为0.923亿m3,生活用水量0.435亿m3。流域内各县分行业用水量见表2。

  2.5耗水量

  2010年,富水流域各行业耗水总量为2.058亿m3,耗水率为53.0%。

  2.6用水效率分析

  2010年富水流域用水效率各项指标与全省对比情况:人均用水量567m3/人,高于全省的466m3/人;单位GDP用水量262m3/万元,高于全省的183m3/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3m3/万元,高于全省的128m3/万元;农田灌溉公顷均用水量33.733m3/hm2,高于全省的28.4m3/hm2;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73L/(人d),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60L/(人d),基本接近全省的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69L/(人d),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62L/(人d)。

3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富水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是本流域的突出矛盾,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防洪体系仍需加强。

  流域防洪能力偏低、标准不高。上中游通山境内大塘、河岸险工险段所占比重大,需加大力度加固完善,以健全防洪体系,提高整体防洪能力;下游阳新境内各干支流河段的整体防洪能力仍然偏低,仍然面临洪水威胁。

  2)农灌设施仍需加强建设。

  干旱缺水是山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全流域尚有30%的耕地是“望天收”。石雨塘、富水、王英等灌区续建配套不足、田间配套率低,技术和管理落后,仍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利用率低。

  3)饮水安全缺保障。

  目前两县农村仍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通山县县城通羊镇面临水量型和水质型双重的缺水局面。下游阳新境内吸血虫病危害有加重趋势

  4)水土保持滞后。

  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必需加快治理步伐。

  5)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

  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富水流域的水文、水环境、水生态等资料缺乏共享,水资源有效配置机制尚未形成,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水资源水环境的统一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753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