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幼儿园教师案例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幼儿园教师案例论文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所学的知识点,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指导,编写真实的案例。下面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案例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撰写案例是一种常见的交流和学习方式。教师是否真正理解案例,从而能比较规范地撰写案例,值得我们关注。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方法,必须对三个问题作深入了解:

  (1)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

  (2)为什么要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

  (3)怎样撰写幼儿教育案例。

【关键词】案例;幼儿园教育案例;案例研究;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育案例作为教师之间沟通思想、分享经验以及提升理论水平的一种方式,正日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不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发起幼儿园优秀案例评比活动,鼓励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然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案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写案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案例,有些教师甚至连什么是案例都说不清楚。针对这样的状况,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进行指导。笔者认为,要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撰写方法,必须对以下三个问题作深入的了解:(1)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2)为什么要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3)怎样撰写幼儿园教育案例。下面笔者将一一阐释这三个问题,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师的案例撰写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案例和幼儿园教育案例

  “案例”一词由来已久,英文写作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最早出现于律师与医生行业。〔1〕

  在教育界,教师写作案例,并将案例运用于教师培训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有感于抽象的教育理论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少理论工作者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希望教师能够把行动和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因而,案例概念被引入教育界。大部分研究者把教育案例定义为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呈现。〔3〕曾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生动,引人入胜。教育案例所叙述的事件应当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案例中的事件须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问题,并且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并能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三是案例中的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它虽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决不是杜撰的。

  幼儿园教师撰写教育案例是在幼儿园这个特定场所中,通过观察、反思等手段,对某一典型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的)进行详实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达到对所含问题的诠释或解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教育现象不仅仅针对幼儿园集体活动(如教学活动),还应该包括集体活动之外教师认为具有价值的个别教育现象(如某个幼儿的行为问题)。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案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幼儿自发、自主、自选活动的案例,另一类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案例。〔4〕由于集体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一般具有普遍性,因此集体教学案例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有些教师将涉及个别幼儿的教育现象称之为个案,因而产生了一个疑问:个案是不是案例?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说,个案不等于案例。

  在教育领域虽然也有人将“个案”称为“案例”,但是“个案”这个词在教育界原本就是专业名词,专指“个案研究”,即教育领域的“个案”实为“个案研究”。由此可见,“案例”和“个案”不是同一个概念。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有着特定范围的现象(如一个机构、一种课程、一个人、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进行细致和整体的描述与分析。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个案研究大多是质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产生某种假设,而不是检验假设,即它是从原始资料(对某一个案整体情况的实地考察)中推断出有关这一个案的假设或理论。幼儿园教师所称的一些“个案研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案研究,因为其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对某一幼儿的深入了解与帮助,或对某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反思,并没有建构某种假设或理论。

  还有些教师在为自己撰写的案例命名时,写作“××案例研究”。那么,“案例”等于“案例研究”吗?笔者认为“案例”与“案例研究”是有区别的。案例侧重于分析或解决某一具体教育事件中的问题情境。简言之,案例是教师对某一真实教育情境的描述和反思,一般是就事论事,类似于教育反思。而案例研究是质化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研究思路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案例研究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或者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探究,从中寻找带有一般性的教育规律。(黄娟娟,2003)因此,案例是构成案例研究的基础,没有案例便没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案例价值的展示和功能的显露,案例只有经过解释和剖析,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之后,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幼儿园教育案例是一种教育反思,不能等同于案例研究。目前幼教界鼓励大家从事案例研究,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能从事这类研究性工作的。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一些师资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的幼儿园来说,开展案例研究有一定的困难。而案例撰写作为一种详实的教育教学性反思,是幼儿园教师能够掌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案例撰写中逐步积累经验,提升理论水平,为日后案例研究的进行打下一定基础。

二、幼儿园教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案例

  首先,从幼儿园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角度来说,通过案例的撰写,教师可以以文字的形式积累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萌生一些好的想法。有时偶然的教育情境会激发出独特的教育教学策略。灵光的闪现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整理,稍纵即逝,教师智慧的结晶将被无情地埋没。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如果教师能及时写下这些困惑,作出自己的解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解释和方法必然反映出教师当前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水平。通过交流,教师一方面能从案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经验。

  其次,案例撰写要求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和思考,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经常撰写案例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新世纪的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反思能力。由于幼儿园教师能接触较多的教育教学实例,因此学会反思的前提是学会观察。提倡幼儿园教师撰写案例,尤其是优秀的案例,会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学习捕捉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学习观察、学习反思的过程必然促使教师学习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此外,案例撰写是教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这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想,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因此,案例撰写的过程还是训练教师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规范性思维。

  幼儿园教师应明确案例撰写的价值,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7875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