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和幼儿分析

  《祖孙乐》这个活动选自小班下学期《让爱住我家》这一主题。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家人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尤为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青家长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照料他们的生活,满足他们的需要,孩子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建立起强烈的依恋情感。《祖孙乐》这个活动正是从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小伙伴之间的相互介绍和彼此的交流,了解家庭成员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并通过故事《愉快的一天》,来培养孩子对长辈关爱和尊重,逐步发展其社会性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主题目标中要求让幼儿加深对家庭的了解和对亲情的体验,分享家庭生活的乐趣,初步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让幼儿从单向接受爱,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学着表达爱。因此,本节活动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谓和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尊重、关心长辈。

三、说活动重、难点

  小班孩子的社会性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喜欢社交生活了,孩子的社交生活是从家庭开始的,了解知道家庭中祖辈的称谓是日常交往的必须,所以是本节活动的重点;但基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对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还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节活动的难点是了解家庭中祖辈的关系。

四、说活动准备

  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正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创造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事先让家长帮助幼儿在家庭中适当渗透祖辈之间的关系。并让幼儿与小朋友事先交流,自己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趣的事情。并准备了图片、照片展板、故事挂图等。

五、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并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提问法、观察法、游戏法等。

六、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利用歌曲《家族歌》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观察法观看展板《喜洋洋一家人》,理解祖辈的称谓和关系。

  (1)出示图片展板,了解家庭关系;

  (2)游戏法巩固认知;

  (3)请朋友说一说爷爷奶奶和小朋友的不同。

  3、请幼儿介绍讲述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增进祖辈之间的感情。

  (1)、长相:身材、胖瘦等。

  (2)、其他方面:爱好等。

  4、讲故事《愉快的一天》,激发关爱长辈的情感。

  提问:

  故事里有谁?兔爷爷、兔奶奶为什么很高兴?小兔子见到爷爷奶奶是怎么说的?他们是怎样去采蘑菇的?兔弟弟对奶奶说些什么?临走时兔妹妹是怎样说的?

  5、谈话交流、观看课件:能帮助老人做什么?共同分享和爷爷奶奶相处的经验,体验祖孙乐。

  (1)、引导幼儿体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育他们的辛苦。

  (2)、应该怎样关心、尊敬老人?

  6、总结交流:你还知道那些家族辈份称谓。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时间告诉我》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钟表,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钟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是:钟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将钟面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欣赏钟表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钟表”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学生们都喜爱的迪斯尼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钟表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钟表,为后面设计钟表做好铺垫,并提问:“我们生活能离开钟表吗?”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引出本课课题——《时间告诉我》。

(二)引导启发了解钟表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钟表”一环节。先出示一组钟表图片,通过“看看我们的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钟表的基本特征。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钟表,让学生观察分析:“谁发现了,这些钟表设计的哪里有问题?”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钟表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折制钟表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接着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和折好的纸手表,问学生:“谁想知道这张白纸是怎样变成这个漂亮的纸手表的?”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12页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制作钟表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钟表”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钟表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钟表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钟表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2720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