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东西方礼仪教育特点的比较(3)

礼仪常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1 有效结合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

  西方“公民”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当时的公民不仅表示人的地位和身分, 也表示“高尚的人”、“道德的人”。西方人普遍认为稍微烦琐的礼仪能避免品行上的疏忽, 这些礼仪常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是否能够愉快交往, 所以特别注意基本礼仪的培养, 而且他们将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将礼仪看成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认为是培养公民遵守行为的规则, 如“不要在说粗话, 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不要拥挤, 不要偷东西, 不要撒谎……等等, “服从习惯, 服从既定的规则, 服从一切表象的规范化的规定服从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规矩”等等是一切道德之源。于是, 礼仪在符合公民意识的个人行为中习俗化、惯性化, 成为公民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和普遍性的道德要求。

2.2 有效结合礼仪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

  通过了解西方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可以看出,礼仪教育被列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道德课中,通常用直接授课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规范的礼仪知识,运用内容生动、题材多样、分析学生特点、联系现实生活的教材进行教育,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并且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 体谅、宽容、理解的道德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而礼仪教育主要是通过渗透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的。一是结合守礼自律教育与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教育,加强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修养的提高、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教育, 教育学生做有责任心的公民。二是结合守礼自律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主要是通过了解国家各种制度、学习主要法律规定、明确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三是结合守礼自律与个人品行教育, 注重礼仪、仪表、个人品行的教育。西方国家认为礼仪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的个人品质, 而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这种良好个人品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liyichangshi/51356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